当「碳中和」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无可迴避的议题后,市场资金也把相关的概念股当作长期投资的重要方向,当然台湾的供应链在碳中和概念里也没有缺席的理由,从传产到电子完整搜寻趋势投资的王道!
减碳」无疑已成为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早自上个世纪,联合国就预期到减少碳排放会是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故一九九二年先是订定《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并在一九九七年进一步通过《京都议定书》,要求签署的国家需减少或维持适用于该国的碳排放量。自此之后,「碳排量」遂成为评估环境成本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一二○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标计画,而二○五○年则为大部份国家所设定的碳中和目标年。
根据定义,碳中和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把排放到大气中的「人为额外」碳排放量,以节能减排或是植树造林方式来清除,或运用碳交易等方式取得碳权来抵换,达到正负相抵,名义上不制造额外的碳;当排放与清除量达到平衡就是「碳中和」,若清除量高于排放量则为「负碳排」。
今年碳排恐创史上第二增量
去年因疫情席卷全球,封城、停工抑制碳排放的成长,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跌五.八%,大减近二○亿吨,为二战以来单年最大跌幅。虽然去年碳排量确实减少了,然而气候变迁压力并不会因一年的碳排下降而舒缓,且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全球地表均温真实的指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未降反增,在去年创下歷史新高的四一八ppm。
更悲观的是,随着经济活动开始復甦,IEA进一步预期,今年全球碳排放量预估将暴增十五亿吨,恐创下史上第二大增量,一举抵销去年因疫情造成的多数减排量,这无疑是一大警讯。
减碳迫在眉睫,如今不只碳中和,包括更进阶的净零碳排(net zero)与零碳排(zero CO2)都逐步纳入成为各国政府的减碳计画中,除欧美国家已将零碳期程入法外,连日、韩、新加坡等国也都积极制定政策。至于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的中国去年也终于首度确立减排目标,预计二○六○达成碳中和。比起各国政府,民间企业态度更显积极,包括微软、苹果等企业皆宣示要供应链达到一○○%绿电,可见企业减碳也成为必修课。
这场碳排战,台湾没有输的本钱,在绿色供应链与边境碳税的压力下,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若未及早因应,恐将丧失竞争力。对此,去年台湾不仅在绿电自由化进程中写下新里程碑,在台积电带头大买绿电后,企业购买绿电也成为新显学。
再生能源成减碳关键要素
观察全球主要排碳来源,电力产业占比四成,车辆排放占比超过两成,而制造业的工厂与建筑业等占全球碳排放量也达到二成,因此改用绿电、电动车甚至课徵碳税都成为近年来重要的产业发展趋势,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像是电动车虽不排放二氧化碳,但若使用的电是透过火力发电,等于又助长发电厂的碳排量,也就是说,如何「发电」成为达成减碳的关键要素,这也是台厂积极购买绿电的主要原因。
IEA资料指出,去年全球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不受疫情影响,大增四五%,达到近二八○GW,是自一九九九年以来最高的一年,预期今、明两年增加量也将维持在二七○到二八○GW左右,近三年新增量跟先前相比,可见显着跳增,且再生能源占全球新电力产能超过九成,俨然成为当红炸子鸡。
再进一步以发电种类来看,太阳能与风力发电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其中太阳能的发展预期到二二年,每年的新增量将达一六二GW,可望比一九年再高出五成的水准。而风力发电去年因许多厂商抢在中国补贴逐步结束之前兴建,推升全球装机容量大增九成,达到一一四GW,虽二一、二二年市场增速将有稍稍放缓,不过仍较一七到一九年的平均水准高五成。
各国绿能政策挹注再生能源市场成长强劲,我国经济部也订定二五年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两成的政策目标,其中太阳能装置容量将达二○GW,陆域风机与离岸风机目标则分别为一.二与五.七四GW;然截至四月底的建置数,累计装置容量皆未达政府所订的目标进度,缺口不算小,在政府加快脚步之余,市场也预期接下来这几年将会有更多绿能装置陆续上线,可望挹注国内太阳能与风能类股营运升温。
台达电吸引法人频买超
事实上,自一九年第三季以来太阳能硅晶圆价格翻倍大涨,从每片单价约○.三七美元,一路涨至每片超过○.七美元,涨幅高达九成,且连玻璃等诸多材料价格也都跟着大涨,高涨的成本压得太阳能厂喘不过去,在亏损压力之下,中国太阳能电池和模组厂商开始大规模停工,抵制採购多晶硅,近期价格终于松动,根据最新报价,硅晶片价格跌幅达八%,预期第三季太阳能成本压力可望趋缓,太阳能股包括硕禾、元晶、安集、茂迪等营运有望走出谷底。
而近日市场也传出由于晶片短缺影响已开始波及至住宅用太阳能发电市场,Panasonic也宣布将减产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电力调节器」,据悉不少业者急于寻找替代品,有望使台湾电力调节器大厂台达电接获转单。
近年来,台达电不只在IT、工业型电源供应器表现佳,在绿能领域的布局成效也相当亮眼,包括功率调节系统(PCS)、电池储能系统(BESS)、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软体(EMS)等,可将太阳能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电网与家庭使用的交流电,并且可针对不同的用电型态做调整。长线产业成长性佳,预期台达电未来营运可望维持稳健成长态势,吸引三大法人频频买超,股价十四日以一根长红强势表态,若突破颈线回测有守,则有望继续走扬。
虽今年第一季因东北季风影响,加上本土疫情爆发、国外人员进出不便,扰乱离岸风电工程进度,但长线趋势并不会因此改变,世纪钢、永冠KY、上纬投控、华城等第二季营运皆较首季成长,且下半年营运依旧持续看增。
值得注意还有森崴能源,其为国内离岸风电统包工程(EPC)厂,主要产品为能源开发工程服务及电厂维运(设备维修)、太阳能发电厂、节能、储能服务工程等全方位专业能源服务,受惠于政府政策推动及国际企业推广使用绿电,今年首季EPS达二.六三元,已逼近去年的二.八六元。继去年底登录兴柜后,六月最后一日也正式送件申请股票上市,可望成为国内首檔上市的EPC厂,并有望同步贡献正崴及永崴投控营运。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152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