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杨秉儒评论】2021年7月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宣布,为使疫苗资源有效运用,经统计自6月9日至7月9日为止,已接种第一剂莫德纳(Moderna)疫苗之第一类至第三类对象及孕妇,共计18万9788人,因已于接种第一剂莫德纳疫苗后满28天,可于8月6日之前,接种第二剂莫德纳疫苗。

消息一经公布,引起轩然大波,民眾抗议声不断。目前台湾地区的新冠疫苗施打覆盖率尚不及20%,换言之,还有超过80%应施打第一剂新冠疫苗的人民还在等候通知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2021年7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才由陈时中亲口宣布,除第一类医事人员、国籍航空机组员和孕妇,可维持第一剂莫德纳疫苗施打满28天(4周)后接种第二剂,其余对象不论AZ或莫德纳疫苗,都调整为10至12周可接种第二剂疫苗,并依疫苗供货情形滚动调整;为何事隔不到一周,民进党政府的「滚动调整」却是特意缩短原订10~12周的间隔天数,让第二、三类插队打了第一剂莫德纳疫苗的政府官员和特权人士,可以在满28天之后就打第二剂莫德纳疫苗,排挤广大民眾施打第一剂疫苗的权益?

自从本土新冠病毒疫情于今年5月大爆发以来,民进党政府的特权事件早已不知凡几。最大的特权,就是在疫苗的公费接种名单上,把大量与防疫无关的中央及地方官员,统统被放进第二类,比65岁以上长者、机组人员、长照机构照服人员、重大伤病患者都还要优先,成为民主国家绝无仅有的案例。至于名单如何决定、接种有哪些成员,统统不公布。

这些特权名单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之前用行政院统编开发票买牛肉麵报公帐的前行政院发言人,现任的行政院政务顾问丁怡铭,他早在5月份就已经施打了第一剂莫德纳疫苗;其他还有大量与防疫无直接相关的政府高官,还有为本土疫苗一路护航的食药署,不仅全署,连外包人员统统都被纳入,以及疫苗生产、运送等相关人员也都插队列入了第二类公费接种名单中;这些争议事件,歷歷在目,民眾没有那么健忘,依然记忆犹新!

或许有人说:「那有什么关系?其他的民眾可以选择施打AZ疫苗啊!」可是,人民真的有选择吗?依据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截至7月18日下午5时的统计数据,全国已有862万4621人于「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预约平台」完成意愿登记,仅勾选登记AZ疫苗的人数是35万9307人,占总登记人数4.16%,同时登记愿意接种AZ疫苗及莫德纳疫苗的人数为427万4930人,占总登记人数49.57%。坚持只想打莫德纳疫苗的民眾为399万384人,占总登记人数46.27%。这批将近19万剂的莫德纳疫苗为何不开放给这些想要接种莫德纳疫苗,却连第一剂都还打不到的民眾接种,可以提升全国的疫苗覆盖率,早日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不是全民所希望的吗?为何民进党政府却是一昧图利特定人士,让他们抢着打第二剂莫德纳疫苗与民争利?如果已接种第一剂莫德纳疫苗之第一类至第三类对象及孕妇的这18万9788人,可以在满28天后就可以顺利施打第二剂莫德纳疫苗,那为何全国第九、十类的民眾,选择AZ疫苗者最快可于7月16日开打,选莫德纳疫苗却要第到4轮之后才有可能接种?而且,截至7月16日为止,全国接种第一剂莫德纳疫苗的总人数为264万9923人,另外,65岁以上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的总人数为279万5101人,换言之,全国有将近200万的长辈已完成第一剂莫德纳疫苗的接种(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7月12日,接种莫德纳第一剂的65岁以上长者的人数为120万4313人),但是他们却得要等到10至12周后才有机会接受第二剂莫德纳疫苗的接种!请问民进党政府,你们「滚动调整」的道理与公平性何在?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何有399万384位人民坚持非莫德纳疫苗不打?答案很简单,因为数字会说话。卫福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15日止,施打AZ疫苗总人数为202万6683人,施打后疑似猝死的案例就有391人!而施打莫德纳疫苗总人数为257万6956人,施打后疑似猝死的案例为29人。391人对上29人,超过10倍的死亡人数,这就是为什么。

说到底,蔡英文与民进党政府一直宣示要提高疫苗施打覆盖率,却说一套做一套,先是想用「剂次人口比」取代「疫苗施打覆盖率」来自欺欺人,接着又毫不掩饰地图利特权阶级,让第二、三类的政府官员和非第一线的特权人士插队抢打第二剂莫德纳疫苗,完全无视广大人民的呼声与哀号,罔顾民眾的迫切需求!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评论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莫德纳疫苗 #施打 #接种 #第一剂 #接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