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蔡诗萍专栏】钱復被昵称为「外交才子」,我认为他当之无愧!不过,他的「当之无愧」,还须加上时代条件的。
钱復,是扎扎实实,从外交官考试开始,在外交部走了完整资歷,其间,还出去在新闻局绕了一圈,当了新闻局长,再回锅外交系统的。
他的外交资歷,之前,可能无人相比;之后,则是绝无仅有了。
因为,当我们提到专业技术官僚时,不管是孙运璇、李国鼎等财经大员,亦或,钱復这种外交专才的歷练,唯有在党国体制长期执政的前提下,方有可能!
在民主化后,政党轮替的年代,部长级人物皆属政治派令,技术官僚仅止步于常务次长,这大概才是政党政治的常态。
钱復大学时期,参加「青年友好访问团」出国,行前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厉生,教育部长张其昀,救国团主任蒋经国,分别设宴。高潮戏,是总统蒋介石、副总统陈诚也分别接见了团员。这对当时念大学的钱復,以及所有团员来讲,应该是莫大的荣耀了。
可是,我们如今看来,那还真是一个「党国体制」紧密配合的年代,钱復之后,在他的政治生涯里,还将与这些人,尤其是两蒋,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而这,也是奠基他,成为国民党体制下,「青年才俊」的关键因素。
钱復取得耶鲁博士学位后,返台,起初他的外交生涯是不太顺利的,因为,他之前虽通过了外交官高考,却必须完成实习,从荐任最低级做起,可是,当时已有留学生取得博士学位,入公职可以从简任九级任用的管道,钱復也感觉到外交部人事处有意刁难,于是,并未直接回返外交部,而是先兼任了政大教职。
但钱復何以终能「初为外交小兵」呢?这有趣了。是他父亲,钱思亮,时任台大校长,遇到了外交部长沈昌焕,沈部长很希望钱復去外交部工作,钱復才突破了原先的瓶颈,进入外交部。
钱復在回忆录中,很坦诚的交代了他感觉外交部「铨叙不合理」的困惑处境时,「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其中一位,是行政院秘书长陈雪屏。陈雪屏后来为钱復安排了,替副总统陈诚当英文秘书的工作,而同时间,外交部的工作则照旧。
钱復的回忆录提供我们,透过他,认识陈诚副总统一些有意思的画面,但重点是,我们读回忆录的人,有没有注意到,在党国体制下,关于国民党晋用人才的「特殊模式」?
那很像是在一个家族企业里,你提拔我的晚辈,我拉拔你的后进,「大家都是一家人嘛!」必须承认,没有实力还是不行的,但,有实力者,又岂止是那一群「叔叔伯伯们」认识的范围之内呢?
钱復担任陈诚的英文秘书,这条路,打通了他后来入府亲近两蒋的窗口,但你有感觉熟悉吗?最高掌权者的英文秘书!英文秘书来源的推荐管道!之后,这些英文秘书的仕途出路!
没错,你会有熟悉感,一点不意外,因为,钱復如此,宋楚瑜如此,马英九何尝不如此!循着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回国,担任高层的英文秘书或翻译,再晋身仕途。
当然,之后的仕途,之后的际遇,必然跟当事人自己的选择有关,钱復选择的,是在外交系统里打拚,使得他的政治生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日内,避开了政党内或外的恩恩怨怨,也让他,有了完整在外交圈的资歷,让我们得以透过他的外交生涯,一窥从「中华民国」到「台湾」的外交战场,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轮廓,又是怎样的一种国际现实下的挣扎,与奋进!
无论如何,这是一套好看的回忆录,好看在,钱復很诚实的,不知不觉的,透露了许多他所看到却未必完全理解的政治现实!
作者为知名作家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经授权刊载,原文分享于作者脸书。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