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几年来美中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尖锐对抗,许多分析都忧心两国最终将走上战争之途。英媒《金融时报》为此发表专文指出,美国很确定中国想在政治与经济影响力上成为超级大国,但在成为全球军事大国的意愿与能力上还有些距离。
这篇题为《中国成为超级大国路途尚远》的文章指出,白宫对于中国想成为超级大国似乎没什么疑问,拜登总统的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刚出版的书中表示,北京打算取代美国为主体的国际秩序,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超级大国能带来极大的民族自豪感与政经利益,但也涉及成本、风险和负担。
文章说,成为超级大国涉及能力、企图心和为目标做出牺牲的意愿。中国近年来军事能力快速增强,拥有比美军更多的舰艇。但是自1979年与越南发生战争以来,中国还未打过战争,他们强调「和平崛起」。与美国不同的是,在歷史上,中国并不愿意承诺保护其朋友或盟友。现在中国在东非的吉布地有一个海外军事基地,而美国在海外有数百个军事设施,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愿意或能够承担成为全球军事大国的重担。
文章指出,在与印度的边界衝突中,北京不愿开战,这是中共领导人的功劳,但是从19世纪的英国到20世纪的苏联和美国,战争往往是新超级大国崛起和重塑世界秩序的手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和制造商,其经济实力赋予了它在国际上重要的政治影响力。许多国家因此不愿与中国对抗,但也偶尔会挑战北京的政治立场,例如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他们国内都有美军基地,使得他们较有信心在政治上与北京对抗。
文章表示,如果中国袭击美国盟友而美国未做出反应,美国联盟体系的可信度就会崩溃。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中国想冒这个风险,即使在台湾议题上也是如此。
杜如松认为,中国尝试建立自己的替代体系,而不是试图破坏美国的全球联盟和基地网络。它正逐步扩大其全球军事立足点,包括在世界各地购买或开发的民用港口上增加部份军事设施。相较之下,美国在北约有29个盟友,另外在30个国家设有美军基地,如果中国不愿意或无法实现与美国匹敌的全球军事存在,它就得寻找成为超级大国的新方法,否则就得放弃这个念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