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延烧1年多,不明感染源常让大家心慌,中正大学资讯工程系教授黄耀廷长年研究感染微生物基因定序,看见医院临床追踪不明感染原因的困境,近期着手建置「台湾病原体在地资料库」,可望让台湾面对下一波传染疾病时,能加快辨识感染病原。
「要知道是什么病原体感染的,必须判读基因序列,但背后一定要有庞大的微生物资料库」黄耀廷说,这次台湾新冠肺炎疫情中,病人染疫后常因免疫力下降而被其他病原体再侵入,不仅增加治疗困难度,且还有难以判断感染源的个案,突显台湾基因定序技术虽能一次完整扫描上亿个基因碎片,但最缺少的还是一个全面性的在地资料库。
黄耀廷表示,过去台湾微生物基因定序大多局限在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菌种,当遇到新亚种或罕见菌时,光是正确鑑定就有困难,即便鑑定出来,医师依然仰赖欧美国家常见抗药性的统计资料用药,但所有病原体都有在地化的倾向,6年前与台中荣总感染科医师合作抗药菌株研究,就发现台湾有些病原体的基因序列和国外长得不太一样,甚至发展出在地抗药性的突变菌株,参考欧美资料治疗的效果自然打折,于是让他决定动手建立在地资料库。
黄耀廷说,最近先从台湾医院常见感染微生物基因体开始,如克雷伯氏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支杆菌等下手,并透过与全台各大医学中心临床试验逐步扩充,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病毒,光是病毒株序列就有二百多万条,资料量庞大繁杂,处理过程不只需要同时具备软体和微生物专业知识,还得全盘瞭解感染科医师判读与治疗准则。
该资料库预计一年后完成,提供医院发展精准医疗的一个新选择,黄耀廷表示,不仅将帮助医师即时找出重症或危险族群感染的病原体,也能追踪台湾特有的抗药基因,让投药更加精准,甚至当出现新兴疾病时,用来比对相似的基因和可能的来源,以及预防疫情扩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