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研发的「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已完成第1期临床研究,报告也已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29日)表示,吸入式新冠疫苗可望在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免疫反应,对阻断传播有帮助,且由于现有注射式疫苗要在呼吸道产生免疫反应,依赖血液产生抗体,以及免疫细胞走到黏膜,若吸入式疫苗研究成功,将可直接在黏膜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何栢良称,此次是首次有「雾化新冠疫苗」的临床研究在国际医学期刊发表,十分重要,由于「现有的注射式疫苗要在呼吸道产生免疫反应,依赖血液产生抗体,以及免疫细胞走到黏膜,若吸入式疫苗研究成功,将可直接在黏膜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何续称,吸入式疫苗是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吸入的方式类似气喘喷雾,但仪器设计有所不同,结果得出免疫反应有良好效果,其中,中和抗体最高的方式是先注射1剂疫苗,相隔28天后再使用吸入式疫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