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县原住民日推出原住民电影「巴克力蓝的夏天」。(苗栗县政府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苗栗县原住民日推出原住民电影「巴克力蓝的夏天」。(苗栗县政府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8月1日是全国原住民日,苗栗县政府在县内2座原民文物馆及县图书馆推出多项系列展览,包括「原住民风景摄影作品展」、「泰雅美丽印记纹面油画展」、「藤编体验教学成果展」,「文物返乡展-遇见kakita」以及原住民族电影「巴克力蓝的夏天」与泰雅文化编织与手作讲座,让更多人看见原民文化。

由苗栗县泰雅文物馆与宜兰泰雅族原住民摄影师依曼日露,跨域合作推出的「原住民风景摄影作品展」,透过镜头呈现出的泰雅族迁徙足迹,连结过去与现在生活场域。而「泰雅美丽印记纹面油画展」则是客家画家江隆芳以画作见证从过去到现在逐渐流失珍贵纹面文化,透过画作串联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藤编体验教学成果展」透过教学传承,将逐渐失传的泰雅族藤编展现给大眾。

位在向天湖的赛夏族民俗文物馆,则特别与台东县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合作「文物返乡展─遇见kakita(赛夏族语相见的意思)」,共同展出赛夏珍藏文物。四场展览企图呈现或找回逐渐消失的部落文化,及文化歷脉络足迹,无论对于族人、文化物件,还是文化本身,这个过程都是一段珍贵的文化探寻之旅。

苗栗县立图书馆也推出「原住民族」系列活动,首先登场的是原住民族电影欣赏—「巴克力蓝的夏天」,以及泰雅文化编织讲座。「巴克力蓝的夏天」一片曾获2018年休士顿国际电影节「剧情长片青少年电影金奖」的殊荣,故事叙述从小在外求学的阿美族青年Futing,重回花莲老家寻回原住民传统的过程,家乡有一个海祭的传统,相传部落的男性必须在成年礼当天,游到漂浮于外海的「巴克力蓝」小岛,才算真正的勇士。所幸Futing在结识了一位来到部落打工换宿的女孩后,让他对于故乡的一切慢慢燃起了兴趣,进而在这趟寻根之旅中,能重返海洋,拥抱土地。

泰雅文化编织与手作讲座,则是邀请恋缀泰雅工艺坊工艺师游莉莲担任讲师,游莉莲自幼热爱泰雅文化编织艺术,从事创作工艺品已17年,作品以染织为主,结合蓝染及编织艺术,此次手作品为泰雅编织钥匙圈,运用彩色麻线以传统泰雅族编织工具编织,钥匙圈带入原民风,将传统技艺结合生活。

#编织 #泰雅 #泰雅族 #展览 #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