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湾第一条捷运乌日文心北屯线好事多磨,终于在今年四月正式收费营运,成为台中市整体大眾运输系统的骨干,同时搭配市区公车路线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构完善的公眾运输路网,提供便捷的公共运输途径,养成市民使用大眾运输系统的习惯,以缓解市区道路的压力。
相较于三、四月捷运免费试乘期间,中捷单日可达6万5000人次的载运量,似乎是受到新冠疫情肆虐、价格诱因以及公车路线调整的影响,五月份跌破至每日1万6000人次,六、七月份平均不到5000人次搭乘。对此市议员朱暖英认为,培养捷运人口的长期目标,仍有赖交通局与中捷公司,共同加把劲发挥创意,提高民眾搭乘的意愿。
朱暖英表示,目前捷运有转乘停车、敬老爱心与儿童卡、一日票、团体票等优惠,但还未有像市区公车推出10公里内免费,及有关学生优惠折扣的方案;或是推出累积搭乘点数,可以兑换中捷限量纪念品,或是举办搭捷运抽奖品的活动,来争取学生捷运人口成长。
朱暖英提出抛砖引玉的相关建议,期许交通局与中捷公司对于提升民眾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习惯,要脑力激盪多花点心思,提出让中捷与民眾皆有共同实益的方案;让中捷经营减少亏损,更要创造营运收益利基,早日步上轨道。
朱暖英指出,日前捷运上路之后,有些行经学区的公车路线有所变动,使得居住在文心路周边的台中高工、侨泰中学、立人高中、兴大附中学生,必须要搭捷运后,再转乘其他交通工具才能到校。把原先53路能直达校区的公车路线,拆成了两段来衔接中捷系统,却造成学生族群交通费用加重与转乘不便的负担,而交通局与中捷也未提出相关优惠配套,来争取学生搭乘。
朱暖英说,搭乘10公里免费的公车,相较于捷运来回基本票价40元。对多数的学生家庭来说,转搭捷运一个月要多负担约900元。若让搭乘捷运形同不得不的交通选择,这恐怕难以让学生族群感受到,捷运是平价方便的首选交通工具。
朱暖英建议,市府应顾及疫情衝击,各行业收入都不尽理想;九月开学,可否让持有学生证的学生,可半价优惠搭捷运上学,一来提升运量减少损失,二来可减轻家长的负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