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爆发群聚感染,累计17人确诊,其中10人为幼童。台大小儿科感染医师、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专家小组委员李秉颖表示,幼儿若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一种很特别多发性系统发炎症候群,身体会自体免疫激化,会引起心臟等併发症等,若要看幼儿是否感染,可从接触史及地缘关系2点做推测。
李秉颖昨(7)日于谈话性节目《年代向前衝》分析,0至18岁这个区间,会重症死亡比例偏高的就是1岁以下的婴儿,及17、18岁的青少年,因此2至4岁的孩子确诊,大部分都会是轻症,但仍会有死亡、重症的可能。
李秉颖指出,幼儿若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一种很特别多发性系统发炎症候群,类似川崎病,身体会自体免疫激化,会引起心臟等併发症等,所以幼儿说起来重症比例不是特别高,也不会呼吁大家为了避免感染,不要去幼儿园,毕竟幼儿之间有互动,对他们的人格养成是有帮助的。
李秉颖也说,幼童染疫后,出现后遗症的机率低,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报告指出,幼儿染疫后有多少比例会留下后遗症,不过是有报告指出,儿童确诊后,可能也会和成人一样留下后遗症,比较常见的就是会长期咳嗽。
李秉颖认为,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恐会造成血管发炎、血栓形成,如果很严重会影响到全身的器官,还有先前提到幼儿好发的「多发性系统发炎症候群」,这个是全身血管发炎,有一定的死亡率,如果引发栓塞,如果刚好塞在脑部就很危险。
李秉颖透露,在幼儿的研究里面,有些神经系统受到侵犯的幼儿,也会留下相关的后遗症,譬如说智能变化、人格变化与运动功能的变化。虽然我们一直说,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率较低,出现后遗症的机率也较低,但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因此幼儿还是必须要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李秉颖也表示,新冠肺炎其他的症状又与感冒类似,就会导致无法分辨,无法光从症状的严重程度,判断幼儿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因此要看幼儿是否感染,可从接触史及地缘关系去推测,再加上症状是否严重,若有呼吸急促就要注意,不过李秉颖也强调,一有怀疑应立即去筛检,因为现在社区是有感染风险存在。
★《中时新闻网》提醒您:因应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续加强疫情监测与边境管制措施, 如有疑似症状,请拨打:1922专线,或 0800-001922, 并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医,同时主动告知医师旅游史及接触史,以利及时诊断及通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