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新党臺北市议员潘怀宗自曝近日正接受「化学去势」,治疗已扩散的摄护腺癌,引发民眾关注。潘怀宗指出,自己除了接受化学去势疗法之外,未来每天接受放射线治疗,才能完成疗程。
三峡恩主公医院泌尿科主任王炯埕医师指出,摄护腺癌又称前列腺癌,是男性独有的癌症。摄护腺癌的治疗方式,依期别不同可分为:积极监控、手术全切除、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荷尔蒙治疗、免疫疗法等。
开刀治疗就是摄护腺切除手术。另外由于男性荷尔蒙主要受脑下垂体控制并由睪丸制造,所以荷尔蒙治疗主要亦为以药物抑制脑下垂体功能或睪丸切除手术。这些方法即所谓「化学去势」或「手术去势」。
临床上以药物化学去势和手术去势,对于摄护腺癌的控制效果差不多,但手术去势缺点是术后即无可改变,而化学去势虽然成本较高,需每月打针,但停药后副作用即可改善。
王炯埕医师也提到,以化学去势疗法来说,虽然在疗程期间性功能会受影响,但是预后仍有机会復原,也有其他辅助恢復性功能的医疗选择,「虽然可能跟完全健康状态不能相比,但是还是『可以用』!」
●台男对摄护腺癌警觉偏低!排尿异常是重要警讯
医师提醒,早期摄护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有类似下泌尿道阻塞或刺激的症状,例如:频尿、急尿、尿柱细小无力等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滞留、血尿、尿失禁。
另外要提醒的是,多项研究都强调,高脂肪饮食、红肉等,会刺激摄护腺癌的生成,低脂肪食物则能降低摄护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早期摄护腺癌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予以治疗,通常癒后良好。但台湾男性对摄护腺癌的警觉性较低,从数据资料显示,约有6成左右患者等到病症严重才就医检查。医师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最好到泌尿科接受例行检查,而家族中有摄护腺癌病例者,则应提早自45岁开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