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闻举办《国民党主席大擂台-有胆来辩》的党魁候选人辩论,国民党青年团前总团长吕謦炜表示,这场辩论最吸睛之处是朱立伦、张亚中捉对厮杀,江启臣表现自身政绩、卓伯源强调专职党主席等政见,两人并无太大亮点。可惜的是,4人虽各具特色,但表现都不算理想,身为蓝营青年,期待4人除了谈理念、政见,也希望他们把握最后一周更清晰说明如何执行。
吕謦炜认为,由于是党内选举,4人立场难免同步朝深蓝开展。比如原本质疑「九二共识」的,如今转而强调其重要性;原本对改党名持开放态度的,现在也要捍卫金字招牌。然而4人在这场辩论的表现仍略有差异。
他说,江启臣具现任优势,辩论时针对青年参政、党务改革层面,提出具体且有操作性的论点,同时展现17个月的政绩,但也是4人中看稿次数最多的。在朱张缠斗之际,江虽借力使力,呼吁党员若不满意二人就可支持他,展现高度,但难免有被边缘化危机。
吕謦炜说,朱立伦的参选声势是领先者,但辩论表现却像落后者,不仅率先撇清张亚中被送考纪会争议,更不停质疑张亚中极统立场,想要激起国民党内的「亡党感」,显然想将朱江之争转为朱张之争,营造弃保。但朱对自身的立场、对手提问,多数未明确回答,反倒聚焦指控张亚中,是一大缺憾。
他说,张亚中似乎受民调传闻影响,将攻击锁定朱立伦,两人互扣帽子,甚至有些动气。其实张亚中研究两岸政策十余年,对「九二共识」内涵的说明较另3人明确,两岸事务也有独到见解。但整场辩论完全聚焦两岸政策,对如何在党内调和鼎鼐?如何促进青年参与?如何改革党组织等,几乎全无着墨,较为可惜。此外,政党的首要在取得政权,才能推行自身政策,张应说明党务改革的操作面,及如何让论述获多数选民支持?
他说,卓伯源是表现最温和的,不仅没动气,还可游刃有余也提问回答,强调专职党主席等政见,但也是4人中存在感最低者,甚至提到前主席吴敦义对「九二共识」的诠释,让人不知今夕是何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