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已比鱼类多!」桃园市长郑文灿26日在观音启用海岸水质监测站时指出,水质污染和塑胶垃圾都会对藻礁生态造成危害,尤其塑胶微粒更会经由食物链侵害人类身体,桃园去年针对1港1溪启动採样分析,今年再增加1港3溪,透过宛如「海洋扫地机器人」的无人智慧船,滤除海中塑胶微粒,守护海洋生态。
郑文灿表示,出海口的水质监测及拦污计画是保护海洋生态的第一站,桃园于11条重要河川出海口建置24小时水质自动监测站,今年为止已设3座,明年再增设3座,预计2024年全部建置完成;面对海洋垃圾,市府设有3支环保舰队、5支环保潜水队及16支海岸巡护队定期清除,此次引进台湾团队研发制造的无人智慧船,特别针对直径小于5的塑胶微粒的清除工作,希望减少海洋污染,共同守护海洋生态。
郑文灿表示,他深知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上任后成立「海洋管理工程处」,专责推动海洋保护政策,除了加强保护「许厝港国家级重要湿地」、「观音草漯沙丘」、「观新藻礁生态系」及「新屋石沪文化景观」等四大海岸生态亮点,市府也自2018年起办理为期5年的藻礁生态调查计画,每年均召开专家谘询会议审查调查报告,今年再编列2千万预算进行白玉段、大潭段及观新藻礁生态调查,希望在三接议题尘埃落定后,将未使用的海岸范围做适当的保护。
郑文灿指出,藻礁的天敌有三大类,第一类是重金属污染,会伤害藻礁的生长,市府推动「桃园藻礁污染源督察管制计划」,实行6年来已罚款超过3亿2700万、稽查次数超过1万2000次、勒令停工超过95件,大幅降低海岸及河川的污染情形;另外也进行铜离子总量管制,要求工厂排放减量、标准加严,环保局会扮演环保柯南大队持续利用科技执法工具追踪污染源,做好工业污染管制工作。
郑文灿进一步说,藻礁的第二类天敌为沙埋,一部分是海浪、海砂形成的天然砂埋,例如白玉段的情况较严重,而沙埋问题牵涉到海洋动力学及生态学,需要专家深入研究。第三类天敌就是海洋垃圾,桃园1年约有300场净滩活动,海管处团队、海洋志工及无人智慧船会定期出动清除海洋垃圾;此外,市府推动海洋废弃物再生利用,回收废弃渔网、塑胶制品及宝特瓶,再交由在地机能性纺织工厂制作衣服、鞋子等产品。
郑文灿谈及,大眾高度关切海洋垃圾及污染问题,尤其塑胶微粒被鱼类吃进去后,接着又会进到人体,造成污染循环,对人体及生态的伤害难以弥补,因此推动海洋减塑刻不容缓。希望大家一起以新的角度及价值观面对海洋污染问题,其中减塑的「塑」指的是一次性的塑胶产品,民眾可以多自备餐饮器材、多使用可回收的产品等,都是落实无塑生活的方式。
海管处长林立昌表示,无人智慧船设有过滤隔板,能克服海水的浓度、流向与衝击力道,在海洋中滤除塑胶微粒的过程中不需要电力、不需要更换滤材,只要水有在流动,就能过滤,是非常环保的塑胶微粒搜集器。海岸水质监测站如发现水质异常,系统会立即通报稽查人员前往追查污染来源,遏止不肖业者趁着黑夜或下雨天偷排废水,危害藻礁及海洋生态,更可进行长期水质观测研究,建立水质水量基础资料,作为藻礁生态復育计画的拟定参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