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BNT在校园开打以来,传出不少学生出现晕针状况,还有男学生害怕到撕心裂肺得尖叫。台北市万芳医院精神科医师潘建志指出,晕针是古代人类基因上的优势,所以晕针一点也不可耻,并呼吁大家多给对针头恐惧的人多一点同理心,因为是基因注定他会晕针,「且愈焦虑就愈会发作」。
潘建志今(27)日于个人脸书粉专《Billy潘建志医师》说,晕针是通俗的说法,但在医学上称为针头恐惧症,状况轻微的会有点头晕目眩、喘不过气及无法站立,有的甚至会心悸胸闷、噁心手抖和视力模糊;症状强一点则会短暂失去意识,是对针头恐惧达到最顶点,也最强烈的特殊反应,不过大多会在30分钟内会缓解。
潘建志指出,针头恐惧症多半和基因有关,或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这种状况比我们想像得多很多,但「晕针一点也不可耻」,相反地,这是演化带给古代人类基因上的优势。是过去生活在旷野中的人类来说,野兽的尖牙利爪是他们会害怕、想要逃避的,若没有出现反射性恐惧基因,就很容易被淘汰。
潘建志说,但到了现代病毒大流行时,情况又刚好相反,因为针头恐惧而拒绝接种疫苗的人,就很容易染病而死,他呼吁,多给针头恐惧症的人一些同理心,因为他们也不想,是基因注定使他会晕针的,甚至是他愈不想,愈焦虑就愈会发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