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阳明交通大学110学年度新设立的博雅书苑邀请到前交通大学副校长林一平与前阳明大学副校长谢仁俊联手开设「开门见山」通识课程,课程吸引了近200位学生选修,希望培养学生以「知行合一」的精神实践生命,力求实现生命与品格教育。
博雅书苑书苑长陈一平指出,「开门见山」课程是採跨校区远距线上直播,旨在让学生了解通识教育精神、科技与人文的交互影响,透过跨领域学者从医学、政治学、社会学、生命科学、哲学、艺术、脑科学、伦理学领域分享专业学识与生命歷练,丰富学生的视野与生命高度,期望学子鑑往知来,陶冶人文艺术与资讯素养,更清楚未来人生的走向与操守。
课程分为两部分,前8堂基础课程由教授林一平透过大量古今中外各领域的人事物为例,让学生逐步勾勒出学习及人生处世之道。后段课程由教授谢仁俊规画7场经典演讲课程,针对公民素养、人际沟通、同理共情、医学人文等议题设计课程内容,除亲自授课外,也邀请6位教授学者演说,与学生分享人生感悟。
林一平首堂课程特别以斯迈尔(Samuel Smiles)的《自助论》教导学生「自助而后人助」。接续穿插荷马史诗《伊里亚德》及《奥德赛》、日本漫画《将太的寿司》等作品,佐以艺术家毕卡索及拉斐尔、大文豪雨果、作家井上厦等人物史料,带领学生在短短的100分钟里,徜徉于东西合璧的智慧结晶。
谢仁俊的7场经典演讲课程,则将亲自讲授「脑科学看慈与悲」的脑科学研究,以及6位学者带来跨域精采演说,包括台北艺术大学校长陈恺璜「以感性认识实践生命」、阳明交大医学系外科学科教授陈维熊「看见喜马拉雅的天空─人生的学习之旅」。
东海大学政治系兼任副教授高少凡「人际关系与沟通─生命学习的第一堂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公民素养:自由民主的理性思辩」、前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周成功「閒话1个科学家的人文旅次」、阳明交大心智哲学所教授郑凯元「庄子哲学里的死与生,巫与道」。
此外,「开门见山」的期末作业更是一大亮点,学生透过课堂汲取各领域老师的丰沛经验后,将亲自实做田野调查,各自访谈纪录1位长者的人生经验,完成百位长者的生命故事,实践「同理共情」、「知行合一」的做人与生命实践的道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