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30日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蓝皮书指出,网路资讯参差不齐诱发网路欺凌风险,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路上充斥着大量超越言论自由范围和未成年人心理承受限度的侮辱性言语欺凌内容,侵犯着未成年人的名誉和隐私,对其身心造成严重创伤。

蓝皮书指出,据调查显示,在高中生群体中,21.5%的人曾在网路上被他人辱駡,30%的人收到过黄色图片或视讯,14.6%的人收到过暴力图片或视讯,27.5%的人曾遇到骗子。

从不良资讯的接触管道来看,广告是为所有年龄层的未成年人带来最大风险的主要来源,占比最高,亟待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来帮助广大未成年人在碎片化植入的广告洪流中有效规避不良资讯干扰。

此外,蓝皮书提到,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视讯成为第二大不良资讯接触管道,分别有18.7%的小学生和23.6%的初中生在观看视讯时曾遇到不良资讯的侵害。

★勇于求助,远离网路霸凌,中时新闻网关心您

检举网路霸凌iWIN热线:02-33931885;教育部反霸凌投诉专线: 0800-200-885

#未成年人 #蓝皮书 #视讯 #资讯 #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