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是身体维持运作机能的要件,当排便不顺时,不但会引爆便秘、痔疮、肠躁症等消化道危机,身体累积毒素也易造成各种慢性病。到底多久排便一次才正常?澳洲医学专家特纳(Zac Turner)给出意外答案。他指出次数、频率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持续一致」(consistency)。也就是说,一辈子每天上3次厕所的人,和每2天才上一次厕所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只要你保持一致,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每天都有两次 掌握黄金时间 让身体机能自然排便

护理学博士许蓝方指出,排便的最佳时机为「起床后的5分钟」和「吃完早餐的肠胃反射」,这2个时间点都是都是能够帮助有便意的好时机。

日本名医平田雅彦也指出,为了顺畅排便,重点就是善用身体的生理时钟。人类的身体只要吃过饭,胃部一膨胀,就会产生便意,这称为「胃结肠反射」(gastrocolic reflex),尤其是吃过早餐后,正是排便的最佳时机;吃完饭后10分钟到15分钟,排便会变得顺畅。

●上半身前倾比坐直易排便 蹲式马桶能帮忙

医学专家特纳也建议,坐在马桶上时,上身前倾,将手肘撑在大腿上,略微抬高脚踝,模仿「沉思者」罗丹的姿势可以帮助排便。

平田雅彦也提到,若让上半身前倾,直肠与肛门就会呈一直线,让粪便顺利移动,因此蹲式马桶也比坐式马桶更容易排便。

以上半身前倾的「沉思者」姿势比坐直易排便,也可在脚下垫个小凳子,或是使用蹲式马桶,都能帮忙排便。(示意图/Shutterstock)
以上半身前倾的「沉思者」姿势比坐直易排便,也可在脚下垫个小凳子,或是使用蹲式马桶,都能帮忙排便。(示意图/Shutterstock)

●排便习惯改变持续2周以上 当心大肠癌可能性

除了排便顺畅程度影响健康之外,医师也提醒,当平常的排便习惯改变,尤其是粪便形状突然改变、出现便血这两种情况,并且持续2个星期以上,就要警觉大肠癌的可能性,最好就医检查。

#排便 #便秘 #黄金时间 #痔疮 #排便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