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基投顾指出,该政策对台厂电子供应链将有短期衝击,也显示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将带来绿能发电、电动车、储能等产业长期商机。台新投顾总经理李镇宇认为,这次中国能耗双控事件应该是一次「官场长鞭效应」下的政策错置,预期10月中下旬之后便会回归正常。
凯基投顾表示「能耗双控」对整体产业的短期影响有四大重点需注意,第一点是高耗能产业将因减产导致报价调涨,而调涨足以弥补减产损失,台厂的塑化、钢铁、造纸将受惠;其次是电子供应链将有短期停工衝击,包含零组件、PCB、被动元件、散热、电源等,实际影响需视限电政策时程,及业者本身库存及产能调配的因应策略;而主要产能在中国之外的铜箔有潜在转单题材;对水泥、成衣、制鞋等传统产业的台厂影响则偏中性。
李镇宇分析,中国大陆9月底以来大规模地拉闸限电,有其内部缺煤发电、外部减碳排的双重压力,与其对抗美国沾不上关系;理性的分析,COP26-21将于10月31日开会,近期不惜衝击经济成长,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已上了国际新闻版面,显示中国表态将会积极处理碳排放问题,自9月25日起接连十一长假这段期间的处置,可望对国际减排压力有所交代。
李镇宇认为,长期「拉闸限电」,中国经济恐呈现断崖式下坠,衝击产业、民生;在短期其他供电系统未能补足用电需求下,目前各地方政府已积极协助发电企业寻找发电煤炭来源,避免冬天来临仍面临缺电的民生问题。
凯基投顾表示,有关「能耗双控」长期结构性影响面有三大:一、中国制造业将加速外移至东南亚或返回台湾,延续美中贸易战后的全球供应链重组趋势,对提早布局东南亚的厂商将优先受惠;二、塑化、钢铁、造纸等高耗能产业将受到长期减产限制,导致供需长期扭曲并支持报价欲小不易;三、中国为达到2060年碳中和目标,将对绿能发电、电动车、储能产业带来长线商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