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百年的煤矿採集事业,曾创造经济奇蹟,却也有人牺牲生命,并逐渐被人遗忘。以1984年台湾三起矿坑灾变为本,来自美国的河床剧团导演郭文泰,推出全新作品《被遗忘的》,他表示,「这个作品并不只在讲矿工的故事,而是透过矿工曾歷经的劳动条件,回看现今的蓝白领阶级,是否也受到同样的压迫?以及每一个在困苦环境下的劳动者,对于家庭的责任与爱所做出的牺牲。」
为了完成作品,团队到了不同的矿坑田野调查,郭文泰表示,在瑞芳猴硐矿工文史馆,对矿坑里的气氛印象深刻,「工人进到矿坑里,岩层间的煤矿高度仅有30至60公分,他们必须躺着或侧身工作,而下方的温度高达40度,为了方便工作,一下去就开始脱衣服脱个精光,进到越深的地方就越暗,仅有头灯,要与黑暗共处相当长的时间,若是设备出任何意外,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而他们不是下去一次、一天、一年,而是一辈子。」
《被遗忘的》演出内容就从这群被遗忘的矿工开始,结合影像、舞蹈、音乐、身体艺术以及雕塑,也运用了开採煤矿的相关素材意象为创作内容,包括安全帽、矿车轨道、採矿台车、坑道、煤块、氧气面罩、煤尘等。
表演艺术评论台驻站评论人汪俊彦表示,「郭文泰没有把矿工的问题局限在台湾,反而隐隐拉出一条上溯到欧洲工业现代性的歷史状态,批判性地不断重组这么大规模的全球与在地问题。」演出将于11月6日及11月7日在国家戏剧院登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