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审议会近年都在8月召开,但今年一直到10月8日才召开,相较过去晚了不少,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政府为了等三级警戒缓和后,经济指标好转,但也担心万一再次爆发疫情,届时的氛围也恐怕不适合调整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审议委员、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署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有人认为审议的时间不如再往后延,振兴券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如果疫情在秋冬季再恶化,恐怕也会影响基本工资的调涨。

基本工资审议委员、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学系教授李健鸿认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内需服务业状态仍不佳,但若以近期公布的PMI(制造业经理人指数)、NMI(非制造业经理人指数)皆呈现正向,意谓服务业也看好未来几季的表现。

至于如果开会时或开完会后几天疫情再度回升,李健鸿指出,建议可以比照韩国的做法,公告基本工资后要再等一段时间,搜集各界有无不同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话,则可能要再开一次会讨论。

近期外界提出时薪、月薪涨幅拖鉤,李健认为,的确会对受疫情影响的服务业衝击较小,但可能会使全职劳工变成假部分工时,这点也要纳入考虑。

劳动部劳动条件及就业平等司司长黄维琛说,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经询问基本工资审议委员后认为「会议要开实体比较好」,而7月底「降级不解封」时仍要求室内不得超过50人群聚,随着疫情趋缓,目前已放宽至80人,因此才询问委员意见。

#基本工资审议会 #基本工资 #服务业 #实体会议 #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