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第一座地下道变身为滞洪池!为因应极端气候,北市水利处表示,位于锦州、锦西街及中山北路交叉口下的废弃地下道,已改造为可暂时容留过多雨水的地下贮留设施,可容纳的降雨量高达718吨,派改善积水问题。
水利处表示,极端气候常态化,一场暴雨动辄破百毫米,原有的防洪标准已不堪负荷,且台北市为高度开发城市,要新建地下大型排水设施的条件逐渐严苛,将废弃的地下道改造为滞洪池,不但活化废弃空间,也增加区域的防洪保护能力。
水利处指出,中山区锦州街与中山北路交叉口,遭逢短延时强降雨时,经常出现排水不及、路面积水情形,对于本来人流及车流往来频繁的路段影响甚大,为解决此问题,水利处从2019年开始着手规画及评估可行性,相中了原本已废弃的锦州街、锦西街及中山北路口地下道,改造为可暂时容留过多雨水的地下贮留设施。
水利处说明,日后发生超量的短延时强降雨时,可收集短时间内超出排水侧沟负荷量的雨水,避免直接溢淹至路面,争取应变时间,估计能容纳约718吨水量,等到暴雨事件结束后,再将贮留的雨水抽出排除。
水利处下工科说,这个工程已完工,将在后续的暴雨事件中验证它的功效,期望能有效改善当地遇豪大雨易积水问题,让民眾能够行的安全、住的安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