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长期在全台推动资源回收等环保永续,基于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循环工作(Circular Jobs)已遍布全球,现在希望透过学者专家的协助,儘早呈现出台湾态样与本土案例,由社企流、慈济基金会、慈济国际青年会共同携手,这个周末举办的「当个『不废』青年,循环工作全解析」论坛上,就让台湾年轻世代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主办单位表示,循环经济中的工作范畴、职场样貌,为抱持环境永续使命、欲在工作中发挥影响力的青年,开启崭新的职涯可能性。这一系列的专题探讨、活动倡议,是台湾首度完整介绍,一次掌握循环工作样貌,后续值得更多的发向。

慈济基金会董事、国立台湾大学社工系教授冯燕表示,观察到越来越多当代青年开始重视环境议题,盼能在职涯中发挥影响力,成为不制造任何废弃物的「『不废』青年」,联合国发起SDGs动员政府与民间,共同爱护环境、迈向永续发展,与证严法师的愿景相符。期许各世代齐心改善环境问题,便能实践证严法师所说「天下无灾无难,岁岁年年」的想望。

国际间一项调查,至2030年预计将有超过700万个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新工作,荷兰正是全球循环工作占比最高的国家,为论坛主题演讲的荷兰非营利组织Circle Economy研究员Joel Marsden,就指出,每年约有1千亿公吨的原料投入到全球经济活动,但只有8.6%的材料会被回收利用,这代表有91.4%的原料最终都被浪费。如果把8.6%的循环比率翻一倍,就可以控制全球升温幅度在2度以下,进而减缓气候变迁。

#全新 #全台 #全球 #循环 #职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