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317)董事长刘扬伟今(20)日应邀出席三三会例会,进行「台湾电动车的转型与挑战」专题演讲。他表示,电动车对台湾产业是非常好的发展契机,盼藉此培养更多车辆、资通讯、软硬体三类人才,为台湾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

刘扬伟认为,自从有人类以来,食、衣、住、行、育、乐、生、老、病、死等10字需求从来没变过,随着科技进步,满足这10个人类需求的方法感有所变化。因此,当科技开始转变时,必须观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满足这10个需求。

刘扬伟指出,过去汽车产业是掌握燃油引擎和变速系统者得天下,但电动车的出现使燃油引擎被马达及电池取而代之,且需要有智能、能联网,因此未来的电动车是得三电系统、软体与半导体者得天下,对资通讯产业发达的台湾相对较容易驾驭,是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刘扬伟表示,电动车除了用电驱动,半导体和人工智慧(AI)是另外2个关键,电动化和智能化让产业的变化比想像中快。包括传统车厂、资通讯产业及新创业者均竞相投入,在三大势力加剧竞争态势下,成本急遽快速下降、开发新产品速度日益加快是必然发生状况。

刘扬伟指出,标准化、垂直整合是实现成本下降、开发加快的方式,也是鸿海催生推动MIH联盟的主因,盼藉此建立电动车开放标准及供应链。且联盟成员包括Tier 1/2/3厂商,车厂可自由选择与多家业者合作、不再受阶层制约,认为此观念对传统车厂是很大挑战。

刘扬伟表示,MIH联盟成员截至18日已达1977家,至今日预计已达2000家。鸿海在联盟中主要贡献底盘平台及软体平台,整合硬体、EEA、软体3大平台,以模组化实现弹性客制化,并建立电动车出海口,让成员能有更多商机,进而使规模得以扩大。

对于携手裕隆合资设立鸿华先进,刘扬伟表示,全台湾只有裕隆有开发汽车底盘能力,但因商业模式考量未能推出产品。几年前裕隆经营负担沉重,为不让裕隆70年来累积的造车经验和人才付诸流水,决定承接华创车电资产、合资设立鸿华先进,保留珍贵的人才及技术。

除了留住裕隆正向开发的造车人才,刘扬伟指出,鸿海亦将成立软体研发中心,规画集结集团内部逾1500名软体应用人才,并预计3年内再招募超过1000名的软体研发工程师,盼培养更多车辆、资通讯、软硬体三类人才,为台湾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

#鸿海 #电动车 #资通讯 #软硬体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