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疫情自今年5月中爆发以来,歷经三级又降二级,改变民眾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们和家里的宠物与毛小孩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也因此产生了不少困扰。根据高雄大学的研究资料,在诸多问题中,以「宠物有忧郁倾向」居榜首。

国立高雄大学社会网络创新中心与iNiN (Influencer&information)合作,汇整各社群平台、部落格、讨论网站等网友话题,分析过去两个月来,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宠物困扰议题,网友讨论热度的前十名,依次为毛小孩闷到变得有点忧郁倾向、不知道如何让毛小孩多点运动量、不知道如何长时间和毛小孩相处、毛小孩变得越来越胖、毛小孩越来越不想理人、在家工作总是被毛小孩打断、毛小孩长时间待在阳台、害怕被隔离而没人照顾宠物、手机里几乎都是和毛小孩的自拍照、小孩会和毛小孩吵架。

国立高雄大学社会网络创新中心与iNiN (Influencer&information)合作,汇整各社群平台、部落格、讨论网站等网友话题,分析过去两个月来,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宠物困扰议题,网友讨论热度的前十名,前三名分别为毛小孩闷到变得有点忧郁倾向、不知道如何让毛小孩多点运动量,以及不知道如何长时间和毛小孩相处。(翻摄照片/林瑞益高雄传真)
国立高雄大学社会网络创新中心与iNiN (Influencer&information)合作,汇整各社群平台、部落格、讨论网站等网友话题,分析过去两个月来,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宠物困扰议题,网友讨论热度的前十名,前三名分别为毛小孩闷到变得有点忧郁倾向、不知道如何让毛小孩多点运动量,以及不知道如何长时间和毛小孩相处。(翻摄照片/林瑞益高雄传真)

高雄大学资管系主任、台湾社会网络学会理事长丁一贤博士据此指出,宠物经济在这几年成为显学,在疫情加温下,让很多人发现原来自己其实很缺乏与毛小孩相处的知识和经验。调查结果也显示,未来与毛小孩相处的议题,势必成为大眾关注的焦点,甚至相关课程也会应运而生。

高雄大学社会网络创新中心主任杨书成博士认为,由于居家时间变得更长,饲主因为长时间待在家里,让这些毛小孩却展现出和疫情前不同的行为模式。前十名当中,有好几个议题都和毛小孩的心理状态有关,若再加上饲主的焦虑感,反应了宠物经济快速成长下的隐忧,值得注意。

高雄宠物天堂总监杨鸿凯以自己和两个毛小孩的相处经验说明,疫情期间因为外出不易,当毛小孩调皮或想要撒娇时,就容易受到饲主责备,而有些毛小孩的情绪也可能是受到饲主的影响,双方的心理状态都需要重视,可向专业兽医谘询。

树德科技大学流通系助理教授陈冠霖博士补充说明,全台犬猫的数量约有230万只,快要接近全台湾15岁以下约300万的孩童数,毛小孩成为家庭重要成员已经是一个重要趋势,也需要特别注意毛小孩的心理问题。他建议疫情趋缓后,应该要多带毛小孩外出运动释放压力,目前全台有将近60座的宠物公园,都是相当好的散心去处。

#毛小孩 #宠物 #高雄大学 #饲主 #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