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今到嘉义县东石乡渔港了解地方建设需求,戴姓蚵农拿着保丽龙箱,指控有大陆蚵进到越南洗产地,再以越南蚵身分进到台湾,要求政府正视,保障蚵农权益,陈吉仲允诺会处理,表示会跟卫福部食药署讨论,落实产地来源标示。
立委蔡易余今以经济委员会名义,邀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渔业署长张致盛等人到东石网寮、白水湖渔港实地会勘,并在下午举办「因应台湾加入CPTPP,本土蚵产业应变座谈会」,在网寮渔港时,就有多位蚵农针对越南蚵抢市,衝击本土牡蛎产业大吐苦水。
当地蚵农说,越南一年听说进口上千、上万吨,价格又比较低,盘商基于成本考量会混充越南蚵,让本土蚵销不出去,原本本土牡蛎一篓可以卖到900元、1000元,今年剩700元,又碰到疫情,今年蚵农真的很辛苦,日子难过。
另有蚵农直接拿出保丽龙箱,指有大陆蚵洗产地从越南进口,但越南是新冠肺炎疫区,若蚵箱标籤纸有病毒,恐造成经手触摸的人间接染疫,幸好是天佑台湾,才没造成破口。
陈吉仲说,面对洗产地问题,会与食药署讨论,做好牡蛎产地、来源国标示,只要清楚标示,相信台湾牡蛎都会获得消费者支持,「会跟食药署一同努力」,另针对台湾加入CPTPP,农委会将分4年投入92亿元推动自动化、机械化及智慧农业等产业升级。
陈吉仲说,他会把牡蛎当成产业代表,毕竟牡蛎不只是蚵渔民的产业,还跟台湾文化和歷史有关系,虽然会面对挑战,但农委会会拿更多资源来提升产业,和大家一起拚,透过产业升级,未来不管是加入CPTPP或产业面有任何改变,都可以百分百继续下去。
陈吉仲建议,牡蛎产业应做出改变,从生产、採收到包装,应导入自动化、机械化和冷链,坦言这部分越南生产状况比台湾好,「没做好是农委会没做好」,这2、30年没投入够多的资源,所以未来才要把牡蛎当成代表产业,努力提升台湾的竞争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