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茄苳窝」湿地的蜻蜓物种丰富,停在树荫休息的「长铗晏蜓」。(罗浚滨摄)
关西「茄苳窝」湿地的蜻蜓物种丰富,停在树荫休息的「长铗晏蜓」。(罗浚滨摄)
新竹县生态休閒发展协会总干事刘创盛,发现关西「茄苳窝」湿地的蜻蜓物种最丰富,用专业相机和长镜头拍下蜻蜓生态。(罗浚滨摄)
新竹县生态休閒发展协会总干事刘创盛,发现关西「茄苳窝」湿地的蜻蜓物种最丰富,用专业相机和长镜头拍下蜻蜓生态。(罗浚滨摄)

县府委托新竹县生态休閒发展协会办理蜻蜓目特定物种栖地调查,3年来在县内低海拔山区湿地及溪流记录到88种蜻蜓及豆娘,将在县府大厅和竹东林业展示馆举办「新竹县低海拔蜻蜓目昆虫生态资源特展」,让民眾一探蜻蜓的奥秘。

新竹县生态休閒发展协会会长黄家富表示,新竹县文献记录的蜻蜓目物种超过100种,3年前受县府委托针对低海拔蜻蜓目物种进行调查,发现县内水域和湿地生态基本上维持的很好,总共记录到88种蜻蜓,并拍到极似蜻蜓的豆娘。

该协会总干事刘创盛更发现关西「茄苳窝」湿地的蜻蜓物种最丰富,他一眼就能认出「长铗晏蜓」、「鉤尾春蜓」等飞来飞去的蜻蜓,不时拿起专业相机和长镜头,拍下停在树荫休息或刚羽化的蜻蜓生态。

刘创盛说,蜻蜓是观察环境生态的指标之一,如果农民用除草剂清除杂草,污染到埤塘溼地生态,水质不好,蜻蜓很容易死亡致数量减少。

农业处长范万钊指出,新竹县低海拔山区湿地的蜻蜓目调查有成,27日到29日在县府一楼大厅、11月3日到7日在竹东林业展示馆办理特展,让民眾透过精美摄影作品,细细欣赏平常只能匆匆一瞥的美丽生物-蜻蜓及豆娘,并透过互动教学,让建立正确生态保育观念。

现场有生态展板、标本、蜕壳、水虿活体及动态影像纪录,专业人员会导览解说蜻蜓及豆娘如何分辨?稚虫期是在那里生活?「蜻蜓点水」是在做什么?来一趟特展之旅就可以获得解答,让大家不用跋山涉水,即可体验新竹县溪流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蜻蜓 #新竹县 #特展 #调查 #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