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蔡英文在国庆谈话宣布台湾要与国际同步追求2050净零碳排的目标,国民党立委赖士葆质疑,「开支票承诺喊口号很容易,但是之后要如何落实这样严肃的课题在立法、科技、产业经济等层面才是重点」。净零碳排不只关乎大企业、中小企业,甚至全民都会受到影响,因为企业购买昂贵的碳权,就会反映在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上。
赖士葆在脸书指出,相关法案还未送到立法院,蔡英文一声令下,环保署开始动起来,要公会联络厂商开始研讨减碳计画,推动绿电转型,从大企业逐步推动中小企业加入减碳转型行列。大部分的企业都忧心忡忡,很多还不清楚什么是碳权、碳中和,根本不知如何因应。很多耗电的企业开始盘点转型绿电的成本,才知购买绿电、买碳权会增加好几倍的成本,要追求环境永续之前很多企业可能都无法存续了。
因应温室效应,气温上升,减碳是世界趋势。2023年欧盟开始收碳关税,产品制作过程排碳愈多就要被课更多的关税。上游的中心厂商要求供应商提供碳排数据,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全世界有近130国家都宣示要加入2050净零碳排目标。
赖士葆直言,这几年蔡英文推动2025非核家园的政策,没有预备好明确稳定的替代能源就粗糙的将核电除役,稳定供电始终是台湾能湾的隐忧,不只国内企业普遍忧心,美国商会白皮书连续几年都关切能源问题的严重,质疑2025能源配比的目标不易达成。
赖士葆强调,在绿能进展速度缓慢,再生能源进度落后10倍,现在要谈2050年全面净零碳排的美好境界,王美花坦言2050很难达成净零碳排的目标。净零碳排不是追求时尚与国际同步,蔡英文承诺这个艰鉅的目标,我们预备好了吗?即便通过立法,企业预备好承受买不到绿电或是高额的碳权的营运成本吗?年底四大公投之一的珍爱藻礁公投若是通过,天然气供应的替代方案是什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