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把火、大台北一场大地震,让高龄老重都更重建的居住安全议题,再度成为话题。据最新统计,近年都更重建速度已从「区间车」变「自强号」,不过台北市还是得花上平均近200年、新北市更得花上近400年,才能达标重建30年以上老屋。

住展杂志研发长何世昌今(28)日表示,高雄市日前发生「城中城」大火惨剧,大台北也出现罕见震度4级地震,部份老旧民房受损,老屋居住安全与重建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据住展杂志统计推估,2017年~2021年约五年间,台北市成功重建(含都更、危老)的老屋户数约17161宅,平均每年约3432宅。

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房屋税籍统计,2021年Q2台北市屋龄逾30年以上的老屋,共64万2941宅;依前五年每年老屋平均重建速度计算,则全数老房子重建完成约需187.3年。

何世昌表示,北市近几年来重建效率飞速前进,从「区间车」变成「自强号」;虽然目前仍需近2百年,但与最早时统计需近千余年相比,老屋悉数重建所需时间已大幅度减少。

至于新北市,何世昌表示,虽然近年老屋重建速度已加快,但还是比台北市慢一点。

住展杂志统计推估资料显示,新北市2017年至2021年、约五年间成功重建的老屋户数约9925宅,平均每年约1985宅。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房屋税籍统计,2021年Q2新北市屋龄逾30年以上的老屋共777360宅,老房子悉数重建完成约需391.6年、将近400年。

何世昌分析,北市菁华区老屋重建效率慢的原因,应该和「屋主分回期望值较高」有关。以信义、大安区来说,虽然房价水准高,建商多有意愿想插旗重建,但却是看得到、吃不到,主要是屋主普遍希望较高的分回条件,因此重建整合难度颇高,所以重建效率反而敬陪末座;信义区老屋重建完成需约426年,大安区则需339年。

何世昌认为,天灾人祸等因素衝击,唤醒国人重视居住安全议题,还有政府积极推动老屋重建,更为重建推了关键一把。接下来几年,如果房市景气续旺,且营造成本涨势获得控制的话,老屋重建可望持续加速。然而,屋主自己也要明白,关键「在你的邻居」,而不是在自己或建商手上;只要同社区中反对户稍多,再好的区段、再高的房价都无法成功重建。

#大台北 #信义 #重建 #老屋 #老屋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