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大白鲨几乎无法辨识顏色,辨别形状的能力也非常不好。牠们的视力比人类弱到6倍,幼鲨甚至更差,这表示,大白鲨很难区分人类和鳍足类(pinnipeds)水生肉食性哺乳动物。
法新社今天报导,报告中说,人类游泳、划衝浪板的动态线索,与鳍足动物外展鳍肢时相似。
研究发现,与鳍足动物外展、收合鳍肢时的形状差异相比,鳍足动物外展鳍肢与人类游泳之间的形状差异较小;而衝浪者遭鲨鱼致命一咬的风险最高,尤其是在遭遇幼年白鲨的时候。
鲨鱼咬人的原因鲜为人知,上述报告的澳州执笔人已开始测试误认对象理论。
报告主要执笔人、澳洲雪梨(Sydney)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生物科学系的莱恩(Laura Ryan)告诉法新社:「这是第一个从大白鲨视觉角度来探讨误认对象的研究。」
研究者运用鲨鱼由下而上观看的视觉系统模型,分析比较海洋哺乳动物、游泳人类和划衝浪板的影片。
报告写道,从大白鲨视角来看,无论是根据视觉动态或形状线索,都无法清楚地目视分辨人类和海豹、海狮等鳍足类动物。
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期刊报导,这些发现证明了一个想法,即鲨鱼咬人是因误认捕猎对象。
儘管鲨鱼攻击人类事件相对罕见,但研究发现,其发生频率仍足以引起人类「超出比例」的恐惧,这是因为人类对鲨鱼行为(尤其是无端攻击)无知。
这结果恐导致濒临灭绝的鲨鱼,甚至是其他非目标物种遭杀害。
莱恩表示,研究人员现正在设法「确定,改变潜在猎物的视觉线索是否为一项有效减缓大白鲨攻击人类的技术」。
她说:「进一步了解为何鲨鱼有时会咬人,可望改进人类的解决方法,以防止鲨鱼咬人,同时又不危及其他海洋野生动物。」(译者:张瑷/核稿:张佑之)1101028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