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在招募编辑时,就会遇到一些只想做翻译的年轻人。我会警告他,这是一个危险的工作。因为随着AI能力越来越强大,终有一天,纯粹的翻译工作会被科技取代。
这时候编辑更需要的,是理解读者、掌握重点,以及触动人心的能力。当然,他还需要有开放的心胸,不断学习新媒介。
在你的领域里,是不是也有这种不断更新、令人追赶的变化?这种因为时代更迭,而产生的职位或能力变化,导致很多公司出现了「不工作大叔」(或大婶)的现象。
这里指的,不是那些上班时间偷打游戏的资深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公司终究不会容忍太久。这里指的是,那些恪守本分,但表现总不符合公司期待的资深员工。他们才是令人头痛的人物。
日本人力资源顾问难波猛指出,决定一个人工作表现的,有三个要素:员工想做、能做,和该做的事(Will-Can-Must)。当这三个圆大小接近,交集又很大时,是一个工作者最成功和快乐的状态。
不工作大叔的出现,也许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让他们的该做和能做产生了落差;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渐长,他们热情消退,想做的事情变少。主管不妨请他们画出这三个圆,了解瓶颈背后的真正原因,协助他们改变心态或提升能力(六八页)。
反过来看,说不定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不工作大叔。畅销书作者克拉克(Dorie Clark)指出,过去,埋头苦干也许是美德,现在务必要抬头了解趋势变化,学习新能力。
她指出,工作者必须思考,自己做的哪二○%的事情,可以带来八○%的收穫?多把时间花在那里。另外,思考如何做一件事情一次,却让它发挥十倍的功效?(一○八页)
本期开始,品牌大师林斯壮(Martin Lindstrom)的专栏暂时告一段落,新登场的是策略大师马丁(Roger Martin)的专栏。今年六月,我们专访过他。这一期的专栏,他当头棒喝地告诉大家:「是时候把SWOT分析丢进垃圾桶了!」请看他怎么说(二六页)。
(本文摘自《EMBA 世界经理文摘423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