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今(2)天在北京共同发布的一份对大陆和港澳台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10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

第一财经报导,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强城市排名有所变化,上海上升2名,超过香港和深圳,而深圳则下降1名,排第2位,香港下降1名,排第3位。排名第11到第20的城市依次为:杭州、成都、寧波、佛山、澳门、长沙、东莞、常州、厦门、青岛。

从经济竞争力的5个分项指标来看,报告指出,营商硬环境和全球联繫指标是上海经济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均居第一;其次是生活环境、营商软环境,分别居第二和第三;当地要素排名第二,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

报告称,当地要素方面,深圳、上海、香港、北京是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具体分项指标上,上海、深圳、北京和香港的间接融资便利度和专利申请数指标位居前4位。而青年人才比例较低是上海当地要素竞争力的唯一短板。

从城市群指数角度来看,报告称,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要显着高于其他城市群。与此同时,出现成熟城市群开始扩散、成长城市群稳步提升的现象。

报告称,成熟城市群已经由聚集开始转向扩散。具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已经逐步引导周边城市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广州和东莞也是如此,这些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基本维持不变,而周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大部分处于上升状态。

成长的城市群在稳步提升。具体来看,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均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合肥、南昌城市群总体排名上升了6.75名和6名,远超其他成长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如合肥、南昌城市群等上述提及、处于上升状态的成长城市群,均位于中部地区。

对此,报告也指出,中部城市正在崛起。在今年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中部城市平均上升了2.25名,其中,有46个中部城市的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所统计中部城市数中6成以上;而东部城市排名平均下降1.42名,有近半数东部城市出现排名下降。

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

#大中华 #竞争力报告 #上海 #深圳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