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转溼凉,有些筋骨酸痛的老毛病又再蠢动。许多人习惯在热敷的时候,加点「材料」,希望增加效果。对此,骨科医师游敬伦指出,热敷是传统简便、可提升血液循环的好方法,但许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到底该冷敷还是热敷?四字诀简单分辨
游医师表示,首先到底应该冷敷还是热敷,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他建议以「红肿热痛」四个字作为初步判准。像是近日是施打疫苗期间,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就可以适当冰敷,比较适用于急性受伤的情况。
至于热敷,常会用在舒缓慢性疼痛上,因此就会出现各种偏方,希望让效果更好。最常见的就是以吹风机代替热敷袋。
●热敷加料更有效?医师:又不是炖煮食物 恐致过敏
医师表示,如果急用的时候,使用吹风机并非不行,但是容易烫伤皮肤,尤其秋冬恐让皮肤更乾燥,就不是日常通用的好方法。
还有人会针对筋骨酸痛,在热敷包里加进酒、辣椒或药物等物品,游医师指出,热敷又不是炖煮食物,这样的做法都容易导致过敏,得不偿失。
此外,网传用茶包敷眼可以消除黑眼圈。台大医院皮肤科教授蔡呈芳表示,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帮助眼睑腺体畅通,让眼睛舒服明亮。但茶包成分不一、茶碱又具有收敛效果,可能使皮肤乾燥,反而引起过敏反应。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若有热敷需求,还是以敷垫、热毛巾、热水袋为主较好。
●使用暖暖包 注意「低温也会烫伤」
至于日前引发抢购的暖暖包,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歷年常见「低温烫伤」的案例。
所谓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导致的烫伤。专家指出,许多民眾为了御寒,会将暖暖包贴在肚皮、脚底、手臂甚至背后等部位。虽然暖暖包温度大概40度左右,相对没有那么烫,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提醒民眾使用暖暖包应隔着衣物,使用时间别太长,尤其睡眠时反应较差,有时候被烫伤了还不自觉,因此睡觉时一定要将暖暖包取出,或是务必隔着衣物或毯被再使用,以免在熟睡时被烫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