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经理范振诚观测石化产业,指出自2020下半年起,疫苗问世、人民警觉性提高、口罩接受度提高、宅经济兴起、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等引导经济正向发展的因子陆续发酵,全球经济将好转,也带动石化产品需求量提升。此股正向成长力道延续到2021年,预估2021年我国石化业产值上看1.8兆元新台币,成长幅度超过四成,2022年石化产业景气将持平向上。
范振诚进一步指出,各国经济逐渐復甦,预期将对石化产品带来正向效益。且不论是疫情期间或是疫后,市场对于个人防护装备需求将维持强势,而大多个人防护装备都是以塑胶制造,且很多为一次性用品(例如:防护衣、口罩和手套等),在疫情期间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性问题或避免到餐厅群聚,提升外带包装材料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宅经济的模式不会因为疫后而改变,民眾对于电子电器产品需求大增,这些产品的外壳、零部件多由塑胶组成。此外,愈来越多的线上购物模式或居家办公都会促进包装材料及相关终端品需求的提升。上述现象都促使「减塑」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根据IHS Markit资料显示,全球塑胶的使用量将持续成长,预估2050年达到将近7亿公吨的需求。
展望未来,净零碳排、永续发展已成为国际重要趋势,虽然塑胶使用量持续成长,但是国际品牌大厂纷纷订定使用回收塑胶的目标,迫使石化品生产厂商加速投入再生原料的开发。近年陆续有国际大型石化业者设定回收料供应的目标,导入热裂解技术则是石化厂达到设定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石化厂与回收商合作共同处理废塑胶的议题已成为重要合作模式,建议我国石化龙头业者可效仿,与产业链伙伴一同处理我国废塑胶的问题,同时可获得再生的石化进料,创造双赢局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