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今(5)日公布2021年「年轻学者研究成果奖」得奖名单,共9位学者获奖,包括数理科学组3位、生命科学组3位及人文社会科学组3位,年龄介于36岁至42岁之间,每位得主各可获研究奖助费新台币30万元。
中研院表示,今年「年轻学者研究成果奖」申请案共有103件,其中包括数理组33件(含跨领域5件)、生命组30件(含跨领域9件)、人文组40件(含跨领域1件)。
得奖人方面,数理科学组获奖3人为东海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王迪彦、阳明交通大学资讯工程学系副教授高孟骏、中央研究院应用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壁彰。
生命科学组3人则有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林书苇、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哲铭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陈韵晶。
人文社会科学组获奖3人是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林政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马腾及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副教授许以心。
中研院指出,今年院内共有5位年轻学者获奖,其中,应用科学研究中心陈壁彰副研究员是数理组得奖人,其研究结合层光显微术,使得观测效率及影像品质大幅提升。
中研院方获得生命组得奖人林书苇利用果蝇模式,研究大脑迴路的发育与功能,成功找到整合飢饿和口渴感以驱动觅食找水的神经及分子机制,曾于2020年获选为「EMBO全球研究学者」(EMBO Global Investigator)。另一位得奖学者胡哲铭代表着作之一是利用生物降解性聚合物,制作仿病毒壳之中空奈米粒子,可大幅刺激免疫系统;此外,他还利用奈米材料刺激癌症免疫反应,开发新颖的癌症免疫治疗。
中研院学者获得人文组得奖人林政楠研究主题是民主课责、选举策略及代表性,也是政治学界眾多杰出学者长年投入的经典主题。出生于瑞典马腾是本届最年轻的获奖学者,其研究独特之处在于将满州语言文字视为东西方知识传播重要环节,藉此探讨联通中外的文化及思想史;此外,他更以满州语为关键词,综观超越大清帝国疆域,传播到东亚和欧洲各地的传播史,具备重要世界史意义。
中研院副院长黄进兴表示,台湾鲜少有为学术生涯刚起步学者设立的国家级奖项,本院特设立本奖项,旨在激发年轻研究人员深入思考,从事创新性与前瞻性研究,追求重要成果,发挥潜在影响力。
黄进兴提到,「年轻学者研究成果奖」成立20多年来,持续激励国内年轻学者,歷届许多获奖人亦先后获得其他重要奖项肯定,充分彰显本奖项之学术意义,深具指标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