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明(11/10)天即将公布的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据路透综合约30家机构的预估中值显示,10月PPI年涨幅预料「破1」升至1.4%,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能源类、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能耗双控政策下高耗能类大宗商品供给收缩,预计PPI年涨幅将升至12.4%,为1995年10月以来的26年最高位。
该报导援引大陆国泰君安证券宏观团队分析师董琦观点指称,菜价超季节性上涨是最大推动CPI涨势的动力,国际油价上涨亦有贡献。
该团队在报告中并指出,猪价先跌后涨,平均价格和9月基本维持一致;但北方强降水造成的减产造成蔬菜价格飙升。28种重点监测蔬菜价格较前月上涨20.4%,创歷史最大涨幅;七种重点监测水果环比价格上涨3.4%,为下半年以来首次转正。
同时,非食品方面,全球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继续推升能源价格,10月布兰特原油平均价格大幅上涨12%至每桶83.8美元。大陆国内成品油价格快速上升,导致CPI交通通信分项上涨。
PPI方面,机构们指出,近期大陆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显着上涨,其中能源类、矿产类、有色类涨幅较大。随着限电限产力度加大,工业中间产品供给受限导致价格快速上涨。经过对流通中的生产资料价格归类测算,九大类生产资料全部上涨,其中,煤炭、化工产品价格10月较前月涨幅都在两位数。交银金研中心综合判断,预计10月PPI较前月显着上涨,年涨幅预估为12.4%。
国泰君安证券宏观团队认为,能源价格上涨是10月PPI攀高的最大推动力,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多上行,预计10月CPI年涨1.7%,PPI年涨13.4%。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