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为因应气候变迁,设定气温上升1.5℃、农业可用水资源减少10%、灾变天候增加等三大核心情境,研拟农、林、渔、畜产业调适策略与整合科技开发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于今年12月将开始陆续以线上影片播出,19日特别精选分享农、林、渔、畜产业调适技术亮点成果,期待面对未来气候挑战,农民能及早应用技术落实于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体系之韧性,稳定生产及维护粮食安全。
推动农、林、渔、畜产业调适策略与整合农业科技研发技术
农委会指出,今年8月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委员会(IPCC)发表第6次评估报告(AR6)已明确提出,未来全球将面临暖化与水资源循环变异的问题,对于农业生产环境势必有明显影响,该会针对气温上升1.5℃、农业可用水资源减少10%、灾变天候增加等设定三大核心情境,建立农、林、渔、畜调适策略,以强化农业生产韧性为主轴,导入跨机关合作与开发技术,以降低未来之影响。
农委会表示,气候变迁虽为长期研究议题,但该会所属之农、林、渔、畜研发单位早已启动不同阶段之因应研究与技术推广,协助农民面对严峻的气候变化仍保有稳定生产。该会自109年起推动「因应气候变迁之韧性农业体系研究」计画,整合农、林、渔、畜科技研发能量,投入农业调适技术之开发已有成果,将逐步推广产业应用。
导入气象预测图资剖析未来农业变化 协助产业调适更到位
农委会说明,本次发表的亮点成果,系运用气象预测图资透过科学方法,以模拟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的衝击情境,剖析未来农业的变化,并分析2030、2040及2050年对产业的影响,提出产业调适之目标。另一方面,以气温上升1.5℃、农业可用水资源减少10%、灾变天候增加等三大核心情境研发调适技术,应用目标包括重要农粮作物,如水稻、茶树及敏感性果树、蔬菜品项;林业则是针对防风林于强风危害下,开发监测技术提供调适管理资讯;水产部分则是优先建立养殖业面对强降雨之调适作为;畜产则以强化改善畜禽环境,以减少乳牛、肉牛及鹅之动物热紧迫问题等,都已经导入科研量能,开发稳定生产的技术。
韧性农业持续扩散应用 提升农业因应气候事件之抵抗力及恢復力农委会强调,气候变迁是全球面对的问题,尤其农业生产环境与气候息息相关,农业肩负粮食安全与生态维护的功能,更应及早研拟因应,并落实应用于产业生产与应变,才能为后代子孙维护农业生存的环境。
这次亮点成果发表为「韧性农业」揭开序幕,后续将于「韧性农业计画成果暨资讯交流平台」发表各项产业的系列主题:包括建置粮食安全及风险指标、农业生产逆境与有害生物发生之调适、农业气象资讯加值与生产环境评估等科研成果影片,以让全民瞭解,为打造韧性农业体系,农委会的科研试验机构所推出的方法与应用成果,期降低农业灾损、稳定农产品供给及品质,减缓气候变迁的衝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