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新冠疫情的最佳方式即为接种COVID-19疫苗,民眾普遍施打后却出现不适症状或死亡案例,使药物过敏成为民眾关注议题。台东马偕医院药师黄维光表示,药物过敏初期会有6大症状「疹、破、红、痛、肿、烧」,若能在初期警觉,即可避免反应加遽甚至危及生命。
黄维光指出,过敏6大前兆包含「疹」皮肤红疹、搔痒或水泡;「破」口腔溃疡、嘴破;「红」眼睛不适,有红肿、灼热感;「痛」喉咙痛、吞咽困难;「肿」嘴唇肿胀;「烧」发烧。上述症状会在给与药物后24小时内发生,但也有可能延迟至2-3个月。
马偕药剂科蔡佳静主任提及,近期因施打COVID-19疫苗,许多民眾前来谘询,若有过敏体质是否可打疫苗?她说明,过敏体质只是对某一类的东西有反应,对疫苗则未必有反应;在施打前建议将过敏史详细提供并与医师讨论,再决定是否施打。若第1剂疫苗已有严重过敏反应,则建议第2剂更换别的厂牌。
黄维光表示,受广告台词影响,根据药害救济基金会调查,竟有达80%民眾认为药物过敏的症状仅只皮肤起疹子,事实上药物过敏反应可能遍布全身。一旦发现药物过敏反应,应携带原药袋或是处方单尽速回诊,确认后可请医师将过敏药物注记在健保卡或过敏记录卡中,往后就医时,应主动出示健保卡或过敏记录卡,好让医师开立处方时可以评估并避开曾经过敏的药物。
此外,为宣导民眾注意疫苗等药物过敏问题,台东马偕医院药剂科参加药害救济基金会所举办「决战60秒,药你来挑战-创意口语表达短片」徵选活动,影片由药剂科充当编剧及演员,以饶舌方式呈现,歌词搭配幽默的画面,颠覆民眾对药师的印象,荣获专业人士类「发生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时立即回诊就医组」金奖。(https://youtu.be/IsdP0EnQuLM)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