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ICC)在菲律宾当局请求下,已暂停对菲国总统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反毒战争疑似侵犯人权案的调查行动。
法新社报导,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9月批准充分调查杜特蒂发起的反毒运动;维权团体指称,这场运动夺走数以万计的人命,有如全面对平民发动非法攻击。
杜特蒂于2016年当选总统,当时的竞选承诺之一就是要根除菲律宾的毒品问题,他曾公开命令警察在自身性命受威胁时击毙涉毒嫌疑人。
根据菲国官方公布的最新数字,2016年7月以来,当局共採取20万次以上的缉毒行动,造成至少6181人丧命。
国际刑事法院的文件载明,检方估计,丧命人数恐介于1万2000至3万人之间。
根据法庭文件,菲律宾大使马拉亚(Eduardo Malaya)要求延后调查作业。
路透社报导,国际刑事法院公布并在今天获得菲国官员证实的文件显示,马尼拉当局于10日提出暂缓调查声请,宣称菲国自身也有相关调查行动。
各国政府如果对同一案件自行展开调查和起诉,即可以请求国际刑事法院延后调查行动。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在日期署明11月18日的法庭通知书中写道:「检方暂停调查行动,以评估延后调查请求的范围和效力。」
他表示,检方将向菲律宾当局索取更多资料。
在国际刑事法院启动初步调查后,菲律宾于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Rome statute),但国际刑事法院主张,针对菲律宾仍是缔约国期间犯下的罪行仍有管辖权。罗马规约于2002年7月生效,内容规范了国际刑事法院的职能、管辖权和组织结构。
杜特蒂长期以来否认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具有管辖权,也拒绝配合调查,但他在10月松口,表示会准备为己辩护。
儘管向法院声请延后调查,马尼拉目前仍坚称,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不具有管辖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