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中市发生擦撞名车,殴打成伤的悲剧,一时成为媒体焦点,网路上又有「球棒队」的说法,不禁想起我八月间演讲ESG时的一段轶事。

三个月前的演讲,我提到Ben & Jerry's公司social mission的例子,为企业社会责任佐证。巧的是随即于八月下旬,该公司连续发生在以色列认养森林、又因价值观拒绝在屯垦区贩卖产品的新闻事件,在国际上喧腾一时。但这又与台中车祸何干?无巧不成书,8/27那天演讲,我提到该公司致力于提升国内外生活品质,所以在公司网站及日常业务上,经常倡议「促进世界和平的五十种方法」,其中一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Drive with patience and tolerance(开车要有耐心与容忍),简单的说,就是「开车不要生气」。

开车生不生气,与世界和平又有啥关系?多年前就有人套用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而有A man's car is his castle的说法,说明驾驶心理状态的微妙变化。人既然身在城堡内,心情上受保护,就比较没有顾忌,加上因思觉失调就可能发生失控行为,美国AAA foundation for Traffic Safety研究称之为Road Rage(道路暴怒),有人译为路怒症,这种失控也许只是言语、挑衅,但进一步就可能是暴力。

BJ公司的社会使命,不只是要用创新方法改善产品品质,还要改善人类生活品质,而且不只locally、nationally,还要internationally,然而公司主张透过鼓励顾客开车不生气,就有助于促成世界和平,是否太过天真?事实上,开车不生气,或是在车辆行进中,协助担任驾驶的亲友,开车不动怒,确实有助于避免争端的发生,前述台中的道路事故,即是一个反面的例证。在上位或是在key position的人,如平常都能开车不生气,一旦执行公务,也能遇事with patience and tolerance,就与世界和平攸关。川普在任时,因喜怒无常,其参谋首长联席会主席Mark Milley,即曾两度密电北京安抚,或许就是看川普平时欠缺patience and tolerance,唯恐失控而先採预防措施。

近来ESG已成显学,其详细内容应该不必赘述。ESG基本上蜕变自CSR,属于企业社会责任,好像与个人修养无关,其实ESG的实际执行,还是倚赖个人,企业的负责人,或各级主管,如本身就有修身齐家的涵养,转去执行环境、社会、治理有关的任务,不仅全无彆扭,而且自然不过,浑然天成。对公司或企业ESG整体的表现,就有加分的效果。

公路驾驶原本就可善尽社会责任,例如经常注意保养,减少排碳;尽量共乘,节省能源;遵守规则,提升道路安全等,倘能加上耐心与容忍,表面上只是个人道德修为问题,实际上也在提高企业ESG的水准。反之,公司主管如果素行不良,欺瞒扯谎,企业再努力宣传公司形象、宣导ESG的努力,恐怕也是枉然。推动ESG,採取SASB或 TCFD等会计准则,固然很好,对民眾而言,面对街头暴力,倒不如把BJ公司的50 ways to promote peace实际推动一下。

#ESG #开车 #执行 #世界和平 #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