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苗两剂覆盖率迈向五成,但疫情仍持续延烧,问题症结点在于现行疫苗皆是对付武汉株,而非目前主流印度株Delta,台大医院团队研发专利疫苗佐剂,设计出Delta变异株的关键抗原,并投入中和抗体与喷鼻疫苗研发,有助于避免突破性感染,即使未来再有变异株,也能立刻修改部分结构来因应。最快能于一个月内开发出针对Delta株的中和抗体试剂原型。
台大医院今天举办第2代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开发新佐剂、新抗原、新投予途径、中和抗体快速检测记者会。台大研究团包含台大儿童医院院长黄立民、台大医学检验部张淑媛、台大兽医系教授陈慧文,半年前开始投入研发喷鼻式疫苗,并设计出以Delta变异株的棘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三聚体做为抗原,可以用来开发对抗Delta变异株的疫苗与中和抗体试剂。
研究计画主持人黄立民指出,全球COVID-19疫苗已接种逾70亿剂,但疫情仍未见尽头,主因在于,目前获核准的疫苗都採肌肉注射、且针对原始的武汉病毒株设计,而非主流的Delta,但病毒不断变异,所有测量东西都失真,必须重新洗牌。
「最好的攻击就是病毒一进来就开始主动攻击,而不是等到病毒已经进到气管一两周后才开始攻击」,黄立民解释,自然感染的模式,就是病毒从鼻腔开始进到肺部,而传统肌肉注射疫苗只能在肺部产生抗体,虽能降低肺炎重症风险,但上呼吸道仍存在病毒,还是会感染且传染他人。
然而,喷鼻疫苗则模仿自然感染,在鼻腔就能产生独有的IgA抗体,也能在下呼吸道生成IgG抗体,等于病毒一进到鼻腔就会开始被攻击,能有效降低上呼吸道病毒量与病毒传播,并减少Delta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
黄立民表示,目前世界都将希望放在喷鼻式疫苗上,目前国际上有7家厂商正在研发鼻喷剂疫苗。台大团队研发的喷鼻疫苗,运用自行研发的专利黏膜佐剂技术,初步透过小鼠实验显示,可有效提升小鼠血清中棘蛋白特异性抗体及中和抗体,优于目前的肌肉注射疫苗,有潜力对付任何变异株病毒。
至于喷鼻疫苗的使用对象,可从小孩到49岁成人,副作用是引起局部免疫反应,黄立民指出,理论上副作用会比肌肉注射疫苗还小,过去流感喷鼻疫苗曾发生顏面神经麻痹的副作用,但已知是佐剂是太强导致,研发上可完全避免。
此外,台大团队设计的Delta病毒株RBD三聚体,可用于中和抗体试剂开发,黄立民指出,目前如要测出中和抗体,都必须到P3实验室才能进行,但现在团队开发出可测量Delta病毒株中和抗体的ELISA套组,以WHO的血清范本做测试可发现,测武汉株,中和抗体较高,但如碰到Delta株,抗体就会下降,可显示对抗武汉株的抗体对Delta株无效,能正确反应第三级实验室的中和抗体,不需进P3实验室就能检验,预计1至2个月后可开发出试剂原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