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交流道特定区达1963.23公顷,7成属都市计画区农地,未登记工厂却密集,2014年起划定6处产业发展区,只要土地整合超过2公顷,得以申请变更乙种工业区,但6年来都挂零,日前首度突破僵局,彰化市及秀水乡2处土地完成整合,县府公告,企盼带动用地合法化。

彰化县交流道特定区横跨彰化市、和美、鹿港和秀水等乡镇市,交通便捷,被视为是潜力发展区,却受限都市计画分区,工厂散逸到农地,公共设施也呈现不足现象,根据调查,特定区内有581家工厂,占地74.25公顷,未登记工厂则广达765家,其中金属制造业占52%。

怎么解除交流道特区的「金箍咒」,一直是发展课题,甚至还有喊出了全部解编,一律划为产业发展区;县府去年则提出将彰化市金马路西侧及国道东侧约70公顷农业区解编,作为住、商用地的构想,但方案还在讨论、规划中,县府也同步积极推动已划定6区产业发展地区,提出申请变更。

建设处指出,6年前就在特区内未登记工厂密集农业区,圈出6区块产业发展地区约256公顷,设定开发上限为68公顷,并订定「产业发展地区内农业区申请开发原则」,放宽条件,只要能整合2公顷以上土地,就可以变更为乙种工业用地。

建设处指出,希望透过土地整合,提供工业发展所需腹地,并藉由必要性公共设施用地之提供,营造与农业区共荣发展的低污染性产业园区,创造周边乡镇青年人口之就业机会,但是土地整合不易,6年来申请挂零。

今年首度出现重大大突破,秀水乡有地主整合2.63公顷、彰化市整合2.04公顷,合计4.67公顷,2处土地申请人依规定申请变更,彰县府即日起办理公开展览30天,后续将依都市计画程序进行审议,相信有案推动,会使仍在观望地主更踊跃办理用地合法作业。

#公顷 #产业发展 #整合 #6年 #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