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正处于建设高峰期,重大工程不时遇到考古遗址、影响工程进度,像是捷运绿线就因G07站发现清代铁道遗构而停摆,市长郑文灿24日要求所有重大建设开发前要预先遗址调查、规画迴避方案,也要求文化局建立数位资料库,期盼城市开发与文化遗址能创造双赢。
「城市建设要有文资面向!」郑文灿说,为了保留土地蕴含的考古遗址,所有建设在开发准备阶段,必须提前了解及调查是否涉及考古遗址,预设地底下有文物资产,「一旦遇到遗址,备用方案就要上场」,优先採用「变更施工方式或工程配置」方案,要提取就要现地或易地保存,并送文资委员会审议,若考古遗址位于私人土地,也要兼顾私权妥善处理。
郑文灿说,桃园目前列管的考古遗址有127处,文化局除出版「当开发遇到遗址说明手册:拆解考古遗址14题」,以童趣的图画搭配文字,完整说明考古遗址相关概念、办法与程序,提高开发前应有的基本认知,明年也将建置「桃园市开发行为涉及有形文化资产查询系统」,让所有工程单位在开发前可预先调查并规画迴避方案。
郑文灿强调考古遗址是桃园的发展记忆,是非常好的文化教育,像是横山书法艺术馆的大园尖山考古展示馆,是桃园首座考古遗址展示馆及教育场所,明年6月会在大园国中挂牌设立筹备处,待桃园航空城开发计画完成后兴建「大园考古遗址博物馆」。
文化局副局长王丽娟说,当代保存考古遗址的核心理念为「现地保存」,若工程单位开发过程发现考古遗址,以「变更施工方式或工程配置」为最佳处理措施,其次才是「施工监看」、「抢救发掘」及「试掘后研拟相关方案」。
王丽娟说,推动考古遗址保存,首重事前防范与预先告知,现任何工程在向建筑管理处申请建照阶段,就列为应办查询项目,后续也由具考古背景与实务经验的文化局同仁,提供个案谘询,并提送考古遗址审议会审议,达到「数位效率」与「兼顾私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