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观察者网25日报导,德国社民党将与绿党及自民党组建新的联邦执政联盟。由萧兹(Olaf Scholz)新任德国总理。香港《南华早报》报导,联合政府一些职位将由在涉华议题和外交政策上强硬派人士担任。而在执政党联盟协定文本中,更是十多次提及中国,还首次提到了涉台、涉港、涉疆的中国问题。有专家认为,这是德国有史以来涉华部分措辞最强硬一份联盟协议,三党如此大剌剌地提及中国的「红线问题」,是想更公开谈论与中国的分歧,并加重在对华关系上竞争和对抗的分量。
不过,也有德国国内政治人物表示,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改变,即便有改变,也会是一个相对循序渐进的过程。
德媒报导,这份177页的联合执政协议包括序言在内共有九个章节,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施政目标。在对华政策方面,协定文本中一共12次提到中国,尤其是在关于外交政策的第七章「德国对于欧洲及世界的责任」中,多处与中国有关。
这份组建德国全新执政联盟的文件表示,德国希望「在伙伴关系、形成竞争以及体制对手的面相上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在「基于人权的前提下」与中国合作。因此,它们将中国描述为是一个「系统性的对手」,呼吁德国要在「欧盟-中国共同政策的框架内」,制定全面的中国战略。
协定文本中写到涉华政策的部分,还提到了涉台、涉港和涉疆问题这些中国内政事务,其中不仅宣称「支持民主台湾实际参与国际组织」,还继续指中国在新疆地区「侵犯人权」,「一国两制」在香港需要得到恢復等等。
此外,在对华政策方面,这份文件还强调了德国和美国进行跨大西洋密切合作的必要性,表示要「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合作,以求减少战略依赖性」。而在谈及南海问题等事关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时,执政协议称,中国应为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负责任作用,德国致力于「确保南海和东海的领土争端在国际海洋法的基础上得以解决」。
谘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中国业务执行主编、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访问学者诺亚·巴金(Noah Barkin)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在中国部分措辞最强硬的一份德国联盟协议,这反映出有人对于中国在日益担忧。」
巴金补充称,这份文件提及了许多被认为是中国的「红线问题」,这表明三党联盟想要更公开地谈论与中国的分歧。
《南华早报》称,该协定还提到了「中欧投资协定」,声称在欧方人员和实体被中国制裁后,该协定目前无法得到批准,这表明各方都意识到协定想要走上「回归之路」没有那么容易。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向中国发出的)资讯非常明确。」智库机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专案负责人扬卡·欧特尔(Janka Oertel)说:「我们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变化,这反映在了德国的新联盟协定中,协定接受了新的现实。」
「是的,中国是三者兼而有之,合作伙伴、对手、竞争者(partner,rival,competitor),但是在竞争和对抗的面向,现在的分量更大了。」欧特尔这样说道。
不过,《南华早报》指出,目前有一些政治人物已提醒,不要指望德国的对华政策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
上周,德国上届议会的社民党外交政策发言人尼尔斯·施密德(Nils Schmid)在对智库听眾演讲时表示:「不要指望德国新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有太多改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