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铁(2633)、中钢(2002)合力设计开发的「电车线维修工程车」26日正式启用,实践「国车国造」政策,台湾高铁规划2022年底维修物料在地採购比率将由15%增加到30%,积极推动「轨道工业本土化」目标。 由台湾高铁提出设计概念、中钢研发制造的电车线维修工程车,是将高铁现行使用的6种进口工程车进行功能整合,产制成「多功能维修车」以及「电车线延线(牵引/设备)车」两款新车。车辆关键车体主结构及转向架框来自国内生产,且大量採用本土零组件,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及零件库存压力。

台湾高铁董事长江耀宗表示,目前高铁本土维修物料採购比率达29.7%,各项维修工作自办率也达到91%,新启用的「高铁电车线维修工程车」,更是台湾高铁「国车国造」的歷史新页。未来规划在2022年底,达成维修物料在地採购比率由15%增加到30%的倍增目标,进一步加速推动轨道工业本土化进程。

中钢董事长翁朝栋表示,中钢开发及制造轨道工程车辆已累积20多年经验,共承制台铁、北捷、高捷及高铁等共计52辆轨道工程车。运用累积的技术量能与结合子公司中钢机械产制能力,将台湾高铁现有6款日系及德系工程车型,依维修及操作需求量身打造,整合为「多功能维修车」及「延线车组」两款工程车,兼具「客制化」、「整合性」及「安全性」等优点,有助提升高铁维修作业能力。本案从设计、制作、组装到试车国产化比例高达6成。

据统计,台湾高铁目前本土化合作范围已扩大至127家国内厂商,共同开发出1207件高铁维修物料,预计2022年将有更多本土化成果陆续完成,包括与工研院合作的「转向架走行测试设备(BRT)」以及与台车合作的「柴液型调度机关车」等。

江耀宗指出,未来希望透过台湾高铁的专业人才持续参与台湾铁道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期为旅客提供美好的高铁旅程,并成为国家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台湾高铁 #大量 #中钢 #高铁 #维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