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农友栽培百合之介质有更多元的选择,同时有效处理部分香菇太空包废木屑,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台中区农业改良场近期以木霉菌处理香菇太空包废木屑后,再应用于百合切花栽培,不但克服产区因常年栽培致土壤劣化的问题,更可维持百合切花的产量与品质。此项新技术预估每年可有效处理270公吨的香菇太空包废木屑,再创农业资源物循环利用的新价值。

台中农改场表示,百合为国内切花市场最大宗的项目,占切花市场约1/3的产值,产区集中在台中市及南投县,占全台栽培面积90%以上。因百合生长需要凉温,夏季的南投仁爱山区便是百合产地的首选之一,但因长期连作衍生土壤障碍,且山区多雨不利百合生育,克服方法当可改以介质耕进行栽培。

此外,国内香菇生产集中于台中新社及南投埔里、鱼池等地,每年产生太空包废包达15.6万公吨,研究人员以木霉菌接种发酵后之废太空包作为百合栽培介质,以1/2的香菇太空包木屑混合1/2的农民惯用介质(粗纤维的泥炭土、椰纤及花生壳等),不但在栽培期可保持适当的湿度及排水性,更可稳定生产品质良好的百合切花。

台中农改场指出,百合切花及香菇皆为中部地区重要产业,如今结合2项产业与地利之便,利用以木霉菌接种发酵后的香菇太空包废木屑作为百合切花栽培用介质,除了可以提供农民栽培百合时多元的选择外,同时也可增加香菇太空包废木屑的应用范围与价值,为农业资源物循环加值利用再添新页。

#全台 #百合 #切花 #香菇太空包 #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