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赖清德副总统于论坛开幕致词时表示,台湾人口老化速度快,将于2025年迈入超高龄化社会,台湾人民平均余命延长的同时,不健康年数也随之增加,显示高龄常见疾病将为社会带来诸多挑战。为解决高龄化的问题,政府除了实施多项政策以提高生育率解决少子化问题,同时也透过多项健康促进政策,让长者可以更轻松地获得所需协助。然而,民眾的需求是多层面的,需透过公私协力凝聚更多专家学者建议,以延续政府高龄化社会政策,确保台湾达到永续乐龄社会。
美国在臺协会处长孙晓雅表示,台湾拥有非常健全的健保制度,高龄化社会需更着重在疾病的预防并增进心理健康,健康乐龄论坛提供公私协力的交流平台,让产官学界专家探讨乐龄健康相关措施、挑战和影响,从高龄者经常面临的骨质疏松症、肝臟疾病、以及心理疾病,来探讨政策方向并寻求解方,以带领台湾迎向更美好的超高龄社会。
台湾安进总经理李宜真表示,安进自2017年首度提出「Predict & Prevent预测与预防」思维,盼转变传统「Break & Fix生病后接受治疗」概念,积极携手产官学整合资源专业,驱动「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协力」,聚焦高龄社会下的骨质疏松议题,自2019年携手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和彰化县卫生局,首创全台第一个社区巡迴骨质密度筛检车计画,已在彰化县各乡镇协助近4000名65岁以上长者接受骨质密度检测。2020年亦与臺大医院云林分院、臺湾枫城骨科学会共同合作打造云林县日长照骨松医疗照护网计画,为数千名长者骨骼健康把关,充分体现政府民间公私协力精神。」
康健人寿总经理暨执行长邵骏崴(Tim Shields)于论坛中分享,迎接超高龄社会,心理健康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康健人寿长期以来透过「360康健指数」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国人身心灵各面向的健康状态,也发现台湾民眾的压力指数普遍较其他国家高,今年因为疫情的衝击,「心理健康」更成为民眾最关切的议题,当台湾迈向超高龄化社会,长者们和其照顾者的压力指数和心理健康都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台湾有280多万人有看过精神科医生,其中65岁以上高龄者约44万人,约等于每7名长者就有1人看过精神科医生,而其中忧郁症带来的负担最大。数据同时也显示,长期心理上有情绪低落或其他问题的10人中,仅有4人有病识感,但其中只有3人愿意採取行动求助专业,资讯不明确、缺乏信任感、或欲求助时的内外在成本,如交通、距离与时间等,都是抗拒心理谘商的可能原因,远距抱抱平台的建立,即是运用数位科技来协助有需求民眾,透过和康健人寿跨界合作,希望可以让更多长者和照顾者拥有更良好的心理健康照护,以迎接乐龄社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