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放国会论坛」今天登场,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美乡和国内外专家共同与会,讨论如何透过开放方式应对疫情,以及开放资料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
南韩国会议员崔炯斗透过视讯与会分享,2020年上旬,南韩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感染国;为了加速取得疫苗,他们主动与美国、英国等国建立疫苗交换协议,另外疫情期间也採取「远距投票」的选举机制,即使正在医院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可透过数位方式完成投票。
马来西亚Sinar计画共同创办人尤索夫(Khairil Yusof)也在线上与会分享,该国新冠疫情期间,国会长达1年多的时间没有正常运行;对于许多东南亚国家而言,疫情期间更凸显了建立数位部门的重要性。
何美乡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维持个人自由和隐私,同时兼顾防疫策略的有效性,是各国都需面临的问题。开放政府国家行动方案推动小组民间委员萧新晟认为,台湾过去也有许多老派、旧式的制度,但疫情期间,政府必须快速回应需求,因此推行了很多新的方式,例如确诊者接触追踪等,「因为疫情,台湾的数位改革非常快速」。
萧新晟指出,开放的原则是来自于公民的信任,但在如此快速的防疫应对措施之下,民眾对于「资料隐私」可能产生疑虑;在疫情紧急状况下,政府使用资料的界线到哪里,例如用手机追踪返台民眾的所在位置,是否在合理适当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政府在资料搜集的政策不够明确,民眾一开始不知道有哪些个人资讯会被收集、会被保留多久;萧新晟认为,国内应有独立的监督机制,来帮助民眾确保所有资料都没有侵犯隐私权的疑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