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花改去年初全线通车,交通部公路总局展开「苏花公路安全提升计画(苏花安)」,提出3个改善路段,总长约30公里,其中「和仁到崇德」段,为降低都市计画切割、减缓部落与遗址衝击,拟在崇德端架高架桥后,外环衔接太鲁阁大桥北侧,并增设服务区,不过居民忧恐遭破坏景观,持布条表达反对。
苏花安计画3个改善路段为「东澳到南澳」、「和平到和中」,以及「和仁到崇德」,将既有路段截弯取直,总长大约30公里。苏花安因为配合苏花改的衔接,规格仍然维持省道系统。以单线双向高架、隧道为主,设计时速为60公里。
苏花改工程处今在崇德部落举办地方说明会,针对其中15.1公里的「和仁到崇德」,提出长隧道採高架桥衔接方案及维持原路走台9线经部落替代等两套方案,工程处也说明,因长隧道搭配崇德外环道衔接太鲁阁大桥北侧方案,拟架设高架桥,并规划在崇德台地外侧凹处,填补隧道废土作为服务区,面积约20公顷,明年初送环评。
不过遭多数居民持反对,花莲区渔会常务监事王登义说,高架衔接外环道对地方文化推展根本没有帮助,在生态景观上更是极尽破坏;前议长赖进坤也出席表达意见,就地通过就能减少土地徵收问题,建议长隧道部分先送环评,至于后续衔接部分再讨论。也有赞成者,支持原路开发。
崇德部落邻长吴次郎则说,此案不仅服务区破坏海岸景观,高架桥底下的土地经济也不能发挥。县议员田韵馨则说,设置服务区确实有助部落经济及观光文化发展。
秀林乡长王玫瑰则向居民喊话,苏花安规划一定会影响部落现况,村民应积极参与规划,把关权益。
主持会议的苏花改工程处副处长吴明恩说明,高架桥衔接较能减少都市计画切割、聚落及崇德遗址的影响,若维持原路线,通过性车流恐对部落交通安全与生活环境衝击较大;服务区营运规划,会以地方产业为主,融入在地特色,但尊重居民不同意见,将出席部落会议详尽说明后汇整民意,送环评审查过程也会不断修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