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5日举行冬季水雉调查,水雉数量为2252只,较去年增加532只,但菱角田的减少,让人感觉担忧。
菱角鸟大调查到今年进入第7年,水雉数量自2016年破千后,数量都维持在1000只以上,每年的增减有些差异,但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今年的菱角鸟大调查于5日进行,有36组共124人调查员共同参与。日出后调查员分别至各可能有水雉的区域进行调查,中午11点前结束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带回水雉园区,统计出当年度水雉的整体数量。
今年参与调查的调查员有台北、彰化、嘉义、台南、屏东鸟会的鸟友们,来自嘉大、南大、屏科大的生态社团及研究室成员,也有园区的志工与一直关注并协助调查的伙伴们。
彰鸟、嘉鸟、南鸟、屏鸟、嘉大、南大的调查员们从调查的前两年就已经加入调查的行列,至今已经参与调查超过5年的时间,因为大家参与,使得菱角鸟大调查可以顺利完成。
除了长期参与调查的老鸟调查员们,今年也有新的调查员加入,以老鸟带新鸟的方式,展现了菱角鸟大调查公民参与的性质,也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加入鸟类调查的行列。
今年80.2%的水雉在官田区被记录到,官田区仍是水雉的主要分布的区域。下营9.6%为水雉数量次多的区域,其他六甲、麻豆、盐水、新营、柳营、归仁、山上也持续有水雉记录。今年新增加的样区─白河,则在睡莲池调查到了12只的水雉。
此外,调查员回报时,普遍提到整体环境的变迁,有好几位调查员发现,很多原本是菱角田的区域都没种植菱角了,虽然在其他块区域水雉数量仍是很多,但菱角田的消失,让他们为水雉的未来非常担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