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第2剂BNT疫苗将于20日开打,为避免青少年接种mRNA疫苗后容易出现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副作用,心臟科医师建议,家长可在接种后7至14天内利用血压计监测,一旦在休息时测量到超过90mmHg,都应立即就医。
根据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的建议,心肌炎、心包膜炎易发生于年轻男性,接种BNT疫苗后28天内,如出现胸痛、胸口压迫感或不适、心悸、晕厥、呼吸急促、运动耐受不良等症状者,都应立即就医。
新光医院心臟内科副主任蔡适吉指出,由于青少年族群为接种mRNA疫苗后心肌炎、心包膜炎的好发族群,因此接种后14天内除上述症状需特别注意外,也应进行规律的血压监测,建议家长可在家中准备血压计,方便孩童在家监测。
蔡适吉表示,心肌炎、心包膜炎的早期症状包含心跳偏快,一般人休息时的正常血压约介在60至80mmHg之间,因此若在休息时测得90至100多的数值,就得特别当心,有可能是心肌炎、心包膜炎的早期病徵。
蔡适吉也建议,如经诊断为心臟衰竭第三级、第四级的病患,也不建议接种mRNA疫苗,如要接种必须先与医师讨论,确认病况稳定后才接种,不过确诊有心臟衰竭的病患,通常伴随着三高、心臟相关疾病,属于感染后容易重症的族群,仍强烈建议接种新冠疫苗、流感疫苗预防。
蔡适吉也提醒,心臟衰竭早已不是55岁以上中高龄人士的专利,近年来发现55岁以下族群也有4%的机率罹患心臟衰竭,而年轻族群因身体耐受性良好,若等到出现症状时才就诊,通常都较晚,平时可多加注意是否出现疲倦、咳、喘、水肿、无法平躺等症状,若有心臟疾病家族史、三高、心臟相关疾病,都是高危险群,应尽速就医。
新光医院表示,为提升民眾对心臟疾病以及心臟衰竭的认识,即日起至12月17日于院内心臟内科门诊候诊区展出卫教墙,邀请民眾于展期间一同参与响应。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