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杂志研发长何世昌表示,今年新竹房价暴涨,外部因素是受惠于美、中贸易战的转单效应,且我国电子科技业生产线几乎未受疫情衝击,产业链景气欣欣向荣带动购屋需求;内部因素则是供给偏低,尤其菁华区东区、竹北缺货情况严峻,再加上部份建案低调销售,消费者难买到新房子,成为房价暴涨的温床。
「竹科客」首选的两大购屋区域,分别是竹市东区关埔重划区(光埔、关长重划区),以及竹县竹北四大重划区(县一、县二、县三、高铁特定区);这几个菁华重划区因环境质感佳、学区好,且往返竹科时间合宜,向来颇受「竹科客」青睐。但因开发趋于饱和,新增供给量相当有限。
竹北「四大重划区」为县一、县二、县三与高铁特定区,四个重划区内建案数共有13个,创下近十几年来新低,其中还有住宅户别可售的建案只有10个。以大多数人购买的50坪以下房型建案来看,平均开价从46万元/坪至68万元/坪不等。有趣的是,去年Q3有建案平均开价跳空飙到40万元/坪而被骂「疯了」,但短短一年之内,过去的天价竟然变成地下室价。
在2017年,新竹县市中的东区与竹北,两地建案数占比高达约46%,大新竹有接近一半的建案都在这二个菁华区,当时「竹科客」选择多多,而建案销售竞争激烈,房价拉抬不易。随后二大菁华区建案数占比不断下滑,今年Q3占比已降至约22%,凸显菁华区建案数量之少,多数建案都在外围区域。
东区、竹北两大菁华区新建案供不应求,房价同步上涨;其中,东区今年Q3新建案房价来到34.1万元/坪,另竹北则涨至32.3万元/坪,连袂创下歷史新高。而房价水位较高的关埔重划区和竹北四大重划区,新案成交价同步涨至45万元/坪~60万元/坪左右,与大新竹整体房价价差大幅扩大。
何世昌认为,由于东区、竹北建案数锐减造成房价大涨,且部份建案低调销售,一般民眾没门路买不到新房子,只能被迫追价,或者转到外围蛋白区购屋,于是买盘大量外溢至竹东、芎林、香山、新埔等地,带动周边区域房价大跳涨。新竹这波房价的极限高度,恐怕会由竹科工程师口袋的深度来决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